
不少學生把圖書館當成暑期好去處。

臺海網(wǎng)8月1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一到暑假,書店、圖書館就成了孩子們的“度假”圣地,當然,這也是讓家長最放心的去處。孩子們在書店、圖書館里一坐便是大半天,他們都在讀什么書?什么樣的閱讀習慣在影響著他們?
連日來,記者走訪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暑期中小學生閱讀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經(jīng)典閱讀、流行閱讀、實用閱讀。最受寵的流行閱讀,漫畫、青春小說、玄幻小說等柜臺前,總是擠滿了學生。其次是教輔類圖書,而文學名著等“大部頭”專柜前,則有些冷清。這種現(xiàn)象,讓不少老師、家長、教育專家憂慮。
閱讀對孩子的意義何在?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應該引導他們讀什么書?就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現(xiàn)場】
書店圖書館 暑期人流量大增
過去的這一個多月暑假,高二學生李禎涵幾乎每天都會到市圖書館“報到”。她開玩笑地說:“我這是到圖書館‘坐班’。”
這是一個愛看書的女生,說話慢條斯理,彬彬有禮。她說,看書是從小養(yǎng)成的習慣,還在咿呀學語時,就跟著家人“泡”在圖書館或書店里;上學后,每晚都要完成睡前閱讀,直到現(xiàn)在依然堅持,“看書并不會影響我的學習,反而讓我獲得了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
李禎涵,只是圖書館讀書大軍中的一員。記者看到,在市圖書館,前來借閱書籍以及在現(xiàn)場看書、自習的學生占了大多數(shù)。
館方給出的數(shù)據(jù)表明,1至6月,市圖書館全館流通人次平均每月保持在30多萬,而到了7月,流通人次增加到516547,同比前兩年的7月流通人次也呈現(xiàn)出較大幅度的增長。
一放暑假,劉女士就帶著4歲的兒子到市少兒圖書館辦了一張借書卡。她說,兒子第一天進閱覽室,興奮得兩眼放光,難得安靜地坐了一下午。讓她更開心的是,兒子平時總是念念不忘的Ipad和動畫片,輕松地被一張小小的借書卡“打敗”了。
記者從市少兒圖書館得到的一組暑假流通數(shù)據(jù),直觀印證了“暑期閱讀熱”——6月少圖的流通人次為61819,7月的數(shù)據(jù)則是翻倍,達到121106人次。從提供書籍的場所轉(zhuǎn)變?yōu)樗刭|(zhì)教育的公眾平臺,是新時代賦予圖書館新的意義,也是暑期家長愿意帶孩子去圖書館的原因之一。進入暑期,市圖書館和少圖都會針對學生開展一些公益閱讀活動和課程。
走進廈門外圖書城、新華書店、西西弗書店、海滄大摩紙的時代書店等,記者發(fā)現(xiàn)看書或購書的市民中,學生成為“主力軍”。他們有的倚在墻邊津津有味地看書,有的席地坐在書架中間,邊看書邊輕聲討論。
廈門外圖書城相關(guān)負責人說,進入暑期,書城的人流量、購書量及現(xiàn)場閱覽人數(shù)明顯增多,尤其是學生較平時大幅增加,形成“暑期購書熱”。這股熱潮一般從放假的第一周就開始,一直持續(xù)到9月開學前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