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自行車網(wǎng)友有話說
贊賞派
全國獨一無二
網(wǎng)友“羅勇”:全國可能是獨一無二,這個應該可以有。
網(wǎng)友“唯沙”:特別棒的創(chuàng)意,利用現(xiàn)有BRT軌道建設,成本降低,空間利用提高。
網(wǎng)友“羽翼”:廈門是一個優(yōu)美的小島,現(xiàn)在又有獨特的自行車通道,越來越愛美麗的廈門了。
擔憂派
欄桿要高一些
網(wǎng)友“一休哥”:行人偏要上去溜達怎么辦?電動自行車、電動滑板車、摩托車……偏要沖上去怎么辦?
網(wǎng)友“郭劍凌”:欄桿必須高一些,要不然不小心騎手從上面翻出來,可太危險了!
意見派
天上和地面銜接
網(wǎng)友“陳超”:1.不建議路上設休息臺,但可結合出入口配備自動售貨機。2.沒見到有救援方面的規(guī)劃介紹。
網(wǎng)友“榴蓮飄香”:作為騎友我建議:1.專用道出口要跟其他換乘工具銜接,下專用道后跟地面自行車道轉換順暢。2.出入口有寄車點、衛(wèi)生間、修車鋪等配套設施。3.護欄要夠高,防止掉下來。
網(wǎng)友“羅成成”:設計時需要增加路燈照明系統(tǒng)滿足夜間出行需求,增加一些指示牌和路面換乘提示,多點出口下橋,坡度不要太斜,考慮各個年齡群體需求。
自行車專用道全程高架實屬少見
國外先進城市的自行車高速公路,是如何建設的?導報記者昨天搜集資料、向相關人士了解到,像廈門這樣在城市里建設全程自行車高架橋,較為少見。
真的是公路
2012年4月17日,丹麥首條自行車“高速路”正式貫通,全長22公里,連接首都中心和市郊阿爾貝斯郎地區(qū)。
2016年3月,德國開通先進的自行車道,將德國西部10個城市和4所大學連接起來,覆蓋200萬人生活區(qū)域。
不過,國外的自行車高速路,主要是城區(qū)與效區(qū)、城鎮(zhèn)與城鎮(zhèn)之間的連接。廈門此次建的是城市里的自行車空中專用道。
城市里走地面
國外的自行車高速路進入城市以后,主要還是走地面,個別建橋。相比之下,廈門在城市里面,借助BRT的空間,全程建設自行車高架橋,實屬不易。
根據(jù)新聞報道,英國倫敦幾年前規(guī)劃建設220公里的自行車高速公路,高約3層樓,相當于廈門BRT的高度,不過至今未建。
設有推車凹槽
在細節(jié)方面,外國的自行車系統(tǒng),可圈可點。
比如,荷蘭的自行車高速路系統(tǒng),有一整套交通標志標線,還有紅綠燈系統(tǒng)、指路系統(tǒng)。
要是推自行車上天橋,天橋的階梯旁邊設置了“推車凹槽”,把車輪一卡,輕松就推上去。
設雙層停車場
荷蘭是擁有最完善自行車道路系統(tǒng)的國家,配套設施完善,比如,有專門的自行車停車場,在火車站站點附近,利用高度差,配備了雙層的自行車停車場。
空中自行車道超十萬人關注
“這個理念確實很新。”騎車族少柏說。他騎自行車七八年,每年騎行5000公里。
在他眼里,廈門能給自行車一條專用的空中之路,觀念新;能夠結合BRT建設專用車道,理念新。
不過,和其他人一樣,他也有他的擔心。比如,管理問題:建好了自行車專用道以后,如何防止電動車、摩托車闖入,防止行人步入?
目前,市規(guī)劃委正在官方微信“廈門市規(guī)劃委員會”里,征集6大問題,截至昨天21:30,已有超過10萬人關注,在市民的朋友圈里“刷屏”。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就趕緊行動起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