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真相】
一人分飾多角,“姐姐”也是她扮演的
接警后,翔安當?shù)嘏沙鏊?014年10月底將陳某萍抓獲。調(diào)查中,陳某萍口中所說的在廣州認識的一批供貨商,沒有一家是真實存在的,即使有存在的,也都反饋稱從來沒有跟一個叫陳某萍的人有過業(yè)務往來。
辦案人員發(fā)現(xiàn),受騙者多達20人,都是大嶝人,他們先后多次匯款至陳某萍所稱的廠家銀行賬戶,共計1617050元。鄭先生被騙最多,扣除返回的10.5萬元,他一共被騙了50多萬元。那個王某(就是鄭先生當初常去其家喝茶的村民)也被騙了20萬元。
警方說,那個陳某萍所謂的“姐姐”和“林小姐”也浮出水面——都是陳某萍本人。據(jù)陳某萍合租的室友介紹,陳某萍平時的電話非常多,她一般用兩部手機接打。一部黑紅色的手機專門講普通話,另一部蘋果手機則講閩南話。用普通話接打電話時,她都跑到外面去。
也難怪鄭先生沒有分辨出來,陳某萍平時跟他說的是閩南話,而那個“姐姐”說的是普通話,他根本聽不出兩者是同一個人。
每天都有進賬,連賭博合伙人都不解
陳某萍騙這么多錢,到底去干了什么?隨著調(diào)查的深入,真相也浮出水面。據(jù)廣西桂林人蘇某交代,陳某萍騙來的這些錢,全都委托他做莊用于網(wǎng)上賭博了。
蘇某說,2012年,他在一個博彩QQ群里,認識了一個網(wǎng)名叫“apple”(即陳某萍)的人,她開始跟他一起玩時時博彩。當時他提供了3張銀行卡給她,讓她打錢到這些卡里,然后他再幫她把錢轉(zhuǎn)入時時彩賬號,幫她賭錢。贏錢他就把錢轉(zhuǎn)回給她,輸錢則直接扣掉。“后來,她的賭癮越來越大,她讓我多找一些親朋好友的銀行卡讓她來賭,我?guī)退襾砹?5張卡。她最早每次也就充幾十元來賭博,慢慢地,金額越來越大,最多的一天,充了200萬元左右,一天就有幾十次轉(zhuǎn)賬。”
蘇某說,后來他發(fā)現(xiàn),給這15張卡轉(zhuǎn)賬的人越來越多,而這些人的名字他都不認識。“我曾經(jīng)問過她,怎么有這么多不認識的人給你轉(zhuǎn)賬?她叫我不要管那么多。”
蘇某說,大約2014年11月份,陳某萍的QQ號就一直聯(lián)系不上了,但是依舊陸續(xù)有人往卡里打錢。后來他去取錢時,發(fā)現(xiàn)很多銀行卡被公安機關凍結(jié)了,他隱約覺得不妙。后來,廈門公安機關因為這些銀行卡涉及一起詐騙案來找他,他意識到事情有點嚴重,于是主動投案自首了。
蘇某交代,他從陳某萍的賭博中獲利30萬元“水錢”(抽成)。
【釋疑】
為何認定這種行為是合同詐騙罪
綜合所有受害人和證人的證據(jù)后,翔安檢察院認為,陳某萍的行為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
檢察官說,合同詐騙罪和一般詐騙罪是有區(qū)別的:首先,從侵犯的客體來看,一般詐騙罪侵犯的是簡單客體,即公私財物的所有權(quán);而合同詐騙罪侵犯的是復雜客體,即不僅侵犯了公私財物所有權(quán),而且破壞了社會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本案中,陳某萍假裝從事皮革生意,雖與受害人未簽訂書面合同,但雙方就皮革交易利潤等達成口頭協(xié)議。按照合同法第十條、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口頭合同是合同的一種形式,其效力等同于書面合同。因此,陳某萍的行為不僅侵犯了被害人的財產(chǎn)所有權(quán),而且侵犯了社會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屬于合同詐騙罪。
其次,本案也符合合同詐騙罪的特征。合同詐騙罪在客觀方面的表現(xiàn)必須與合同有關,即行為人實施詐騙行為必須發(fā)生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而一般詐騙罪在客觀方面的表現(xiàn)則沒有這樣的限制。本案中,陳某萍并未實際從事皮革生意,其虛構(gòu)事實與受害人訂立口頭合同,假裝從事皮革生意。陳某萍收取受害人的資金投入,受害人據(jù)此“自愿”交出費用,應屬合同的履行行為,受害人催促其返還欠款時,其拒不接聽電話,有逃匿行為。其上述行為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一項、第四項之規(guī)定,是在履行合同的過程中騙取財物,構(gòu)成合同詐騙罪。
因此,檢察院最終認定陳某萍犯合同詐騙罪,對其依法提起公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