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臺海網6月15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明明是一文不值的黃泥巴,卻被這伙人說成是價格不菲的牛黃,還真有人信了。據了解,這伙人在翔安何厝、海滄新陽等地連續(xù)作案,頻頻得手,總共騙得16700元,最多一次騙得10200元。近日,這個專門通過假牛黃實施詐騙的4人犯罪團伙在翔安區(qū)人民法院接受審判。
去年11月30日,楊某和唐某等四人乘坐一輛小車來到翔安一中附近,尋找詐騙目標。很快,他們盯上了謝先生。楊某率先出場了。他上前搭訕,向謝先生打聽“廈門某小學楊華老師”。謝先生回答不認識。
這時,唐某假裝路過此處。楊某轉而向唐某打聽,不過,唐某故意操一口貴州話,兩人的交流出現“障礙”。楊某向謝先生求助:“你能不能幫我翻譯一下?”謝先生是個熱心人,表示愿意幫忙。
唐某說他認識“楊華老師”,還當場撥打電話給他,并讓楊某與對方通話。所謂的楊華老師,其實是他們另一名同伙扮的。楊某故意讓謝先生聽到通話的內容,他在電話中對“楊華老師”說:“我有塊牛黃,想賣給你聯(lián)系好的同民醫(yī)院的一個醫(yī)生。”
不知不覺間,謝先生就跟著唐某來到了同民醫(yī)院,并找到了那個要找的醫(yī)生。當然,這個醫(yī)生也是他們的一個同伙假扮的。一聽有“牛黃”,那個“醫(yī)生”很興奮,表示要出高價買下來,讓他們回去告訴楊某帶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