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臺海網(wǎng)4月28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今年4月,我市啟動了第二個市民公共文明行為示范月,聚焦文明出行,呼吁大家一起改善身邊的不文明交通行為,呼吁“美麗廈門文明出行”,在全市營造向不文明交通行為說“不”的氛圍;市委市政府?dāng)M出臺意見,進一步強化“門前三包”工作,其中就包含了涉及停車管理的“包秩序”內(nèi)容。
那么,我市島內(nèi)外商圈、商業(yè)街周邊的交通秩序如何?本月,市委文明辦和廈門日報社聯(lián)合組建的“文明創(chuàng)建暗訪團”將鏡頭對準商圈、商業(yè)街周邊的交通亂象,根據(jù)掌握、搜集的群眾投訴熱點,分赴島內(nèi)外六個區(qū),捕捉不文明鏡頭,敦促整改。
【曝光臺】
【鏡頭1】

一些行人、電動車自顧自地橫穿馬路。
行人無視紅綠燈
人車混行存隱患
地點:思明區(qū)思明北路、大同路、禾祥西路
記者觀察: 在思明北路,行人橫穿、人車混行的現(xiàn)象比較突出。一些路段都有紅綠燈、斑馬線,行人、電動車和自行車卻愛走“捷徑”,自顧自地橫穿馬路,行駛中的機動車為了避讓,只能頻繁剎車,交通秩序較為混亂。
在思明北路和大同路交叉路口,交通指示燈還沒變綠,一名快遞小哥就騎著電動車,加速朝馬路對面前進。在大同路上,一間店鋪正在裝修,門前停著一輛堆放著土頭垃圾的貨車,占用人行道,途經(jīng)的行人只能走到馬路上。
在禾祥西路一家服裝店門口,原本寬敞的人行道被一左一右的兩輛小轎車霸占,只留下不到一米的寬度供行人通行。在不遠處的一家川菜館門口,小轎車、越野車、面包車等六七輛車橫七豎八地停在人行道、馬路邊,行人只能走到馬路上和機動車搶道,險象環(huán)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