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2
綠化花叢成了垃圾堆。
果皮垃圾隨便丟
綠化花叢臟兮兮
地點:湖里區(qū)禾山路、江頭南路
記者觀察:在禾山路與仙岳路交叉路口,有一排售賣電動車的店面,店家把電動車推到了人行道上,二三十米長的人行道堆滿了電動車,只留下狹窄的通道供行人通行。禾山路上有不少建材家具店,但店家“門前三包”的意識較為薄弱。在一家鋁材店門口,店家將裝鋁材的塑料套扔在人行道的植草磚上;不遠處的一家不銹鋼店,店家在店門口悠閑地吃著蘋果,蘋果皮被隨意扔在地上,不銹鋼、切割設備也被搬到店外,占據人行道。
江頭南路與江寧里交叉路口有一排店面,違反“門前三包”的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拐角處的一家咖啡店,將桌椅搬上了人行道招攬顧客;一家鹵面店也將桌椅擺到了店外,地上丟棄著筷子套、紙巾等;綠化花叢也成了垃圾堆,紙箱、掃把、水桶等雜物被隨意堆放。
鏡頭3
輪胎店將數(shù)十個輪胎擺放在盲道上。
貨品堆占通道
行人只能繞路
地點:海滄區(qū)滄林二路、海富路
記者觀察:滄林二路上,一家魚莊店堂而皇之地把3塊標有“本店招牌菜”的牌子擺在人行道上,其中一塊還占據著盲道。對面的洗車店也把廣告牌放在樹旁和路口招攬生意。不遠處,閩籃生鮮超市將促銷蔬菜的貨柜擺放在店前方的空地上,幾處貨架旁還散落著玉米皮等垃圾。輪胎店則把數(shù)十個輪胎疊成8堆,放在距離店面5米遠的路中間,將盲道占得嚴嚴實實。往里走,路旁出現(xiàn)不少衣架,上頭掛著的衣物各式各樣,有的是店家晾曬自個兒的衣服,有的是汗蒸館、美容店掛出的毛巾、浴袍。
海富路上,各式服裝店、鞋店都將店鋪擴充到騎樓通道上,把促銷商品擺在店外醒目位置,行人只能繞道走。一些店鋪把喇叭放在街頭,刺耳的音樂和叫賣聲此起彼伏。
鏡頭4
店門外擺滿貨物。
灶臺鍋爐搬上路
人行道當餐廳用
地點:集美區(qū)鰲園路、中海地產路
記者觀察:背靠嘉庚公園,緊挨龍舟池,鰲園路上聚集著許多特產店。有的將冰柜和各式餡餅、果脯在店外一字排開,陣仗不小,還將魷魚干掛在騎樓的柱子上,十分醒目。有的把炒菜的灶臺搬上路,裝著茶葉蛋的鍋爐還插著電,電線攔腰截斷了行人的去路。一路上,多處地面潮濕,下水道口還殘留著剛傾倒的茶葉、菜葉。大部分的店面外,刷鍋洗地的盆盆桶桶是“常客”,一根根拖把倚著墻倒放著,成了統(tǒng)一的“風景”。
中海地產路上,房產中介店和各類餐飲店密集。房產中介店把一個個招牌列在店外,以引起行人注意;絕大多數(shù)餐飲店將人行道作為店面的一部分,不僅有一箱箱碗筷、一張張桌椅,還有蒸籠、煎鍋和煤氣罐;一位東北菜館的大廚當街坐著,正用煤氣烘烤著大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