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xiàn)“逃離潮”?數(shù)量是否減少難認定
白鷺的繁殖地減少了,那么,廈門的白鷺數(shù)量是否減少?
這個問題,是許多觀鳥愛好者關注的話題。有人認為,近年來,廈門白鷺成群結隊覓食的現(xiàn)象已經(jīng)減少了很多。
此外,有一名學者告訴導報記者,廈門的白鷺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逃離潮”。“據(jù)稱,現(xiàn)在漳州、泉州的白鷺都比廈門多。”該學者說。“廈門以鷺聞名,如果白鷺真的逃離了,那么就要非常重視了。”這名學者說。
不過,廈門的白鷺數(shù)量,近年來是否減少?觀鳥愛好者彭志偉說,單純數(shù)量很難統(tǒng)計,因為白鷺一直在流動,廈門的白鷺飛去漳州、泉州的也有,漳州等地的白鷺來廈的也有。
“所以,無法從數(shù)量上去比較廈門白鷺的變化,也無法說廈門白鷺出現(xiàn)‘逃離潮’。”彭志偉說。
“不過,有個現(xiàn)象是肯定的,就是廈門‘土生土長’的白鷺在減少。”彭志偉說,“因為廈門的鷺鳥繁殖地減少,在廈門出生的鷺鳥肯定就少了,所以,‘土生土長’的白鷺肯定在減少。”
繁殖地減少 因食物減少、樹林被破壞等
為何近年來,廈門白鷺繁殖地在銳減?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qū)管理處工作人員朱開建說,廈門白鷺繁殖地的減少,與廈門灘涂的減少有關。
他說,灘涂上分布著白鷺最喜愛的魚蝦等食物。白鷺繁殖地的白鷺比較多,一般對食物的需求量比較大。而隨著灘涂減少,白鷺食物減少,白鷺的繁殖就會受影響。
除此之外,白鷺棲息林地的減少也是原因之一。以翔安彭厝為例,由于白鷺棲息的樹林被砍伐,白鷺缺少安家之所,就會離開繁殖地。
“還有一個原因,是人觀鳥驚擾白鷺造成繁殖地的減少。”彭志偉說,“有些人在繁殖季去看白鷺,有些人甚至為了看到‘一行白鷺上青天’,用石頭去砸樹林。”
彭志偉說,在城市的開發(fā)建設中,還有部分白鷺繁殖地,因為開發(fā)建設而消失。
“總之,白鷺是很戀家的一種鳥類,如果不是家園被破壞了,白鷺是不會輕易離開舊巢的。”彭志偉說。
聲音
觀鳥愛好者呼吁:設條例保護白鷺繁殖地
“很多白鷺繁殖地,正因為前期沒有設立‘保護區(qū)’,所以,造成隨意性的破壞比較明顯。”觀鳥愛好者彭志偉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