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黃告訴導報記者,這臺洋掛鐘是父親歷經(jīng)坎坷從印尼帶回國的唯一寶貝。“父親曾加入馬來西亞共產(chǎn)黨,后來被出賣,在監(jiān)獄里歷經(jīng)磨難后,逃往印尼當勞工,這臺鐘就是那時買的,對我們來說,是無價之寶。”誰知,這寶貝前段時間竟然“啞”了。老黃輾轉(zhuǎn)跑了好幾家鐘表修理店,花了不少冤枉錢,卻沒能治好這臺鐘,無奈之下找到了盛昌,技術總監(jiān)張祥杰聽說了掛鐘的故事,當即決定免費修理。
別看張祥杰已經(jīng)是修理鐘表的老師傅了,面對這臺將近80歲高齡的“老家伙”,他也費了一番工夫。掛鐘原產(chǎn)于西德,用的是幾十年前的進口配件,可不好找。張祥杰四處打聽,托朋友從海外找到了合適的發(fā)條。但要把發(fā)條擰上去,卻相當考驗技術?!袄鲜綊扃姷陌l(fā)條,有點像武俠小說中纏在腰上的劍,柔韌、鋒利?!睆埾榻苷f,給這臺掛鐘上發(fā)條需要三個人配合才能完成。
導報記者在店里看到了這臺對老黃意義非凡的掛鐘,紫檀木的外框,配以水晶鋼化玻璃的雙卜面表盤,指針走到一刻鐘,悅耳的鐘聲便響了起來?!耙豢嚏?、半點、整點,音樂都不同,聽這鐘聲能養(yǎng)生?!睆埾榻苄ΨQ,一臺掛鐘,報時的音質(zhì)很重要,安靜地坐在躺椅上,仔細聆聽,既知曉時間,又愉悅身心。
“太感謝了,帶回去后,我會告訴子孫后代它的故事,希望作為傳家寶傳下去。”老黃送給張祥杰一面寫著“鐘聲豪亮圓家夢”的錦旗,開心地說。
導報記者 沈彥舒/文 梁張磊/圖 實習生 王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