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中醫(yī)科黃獻鐘醫(yī)生表示,高溫高濕的天氣里,人體易大量出汗,鉀元素隨汗液排出,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人們疲憊乏力、精神不振,很多人因此犯困想睡覺,民間俗稱為“夏打盹”。中醫(yī)里認為,這是濕邪阻渧清竅,從而產(chǎn)生頭重、困倦、疲乏、睡不解困的情況。
“人體有幾個‘醒腦穴’:太陽穴、風池穴、百會穴和大椎穴。夏天犯困的時候用手指按揉這四個穴位,能促進氣血流通,有助開竅。也可以把風油精、清涼油涂在上面,有很好的醒腦效果?!秉S獻鐘醫(yī)生說。
具體按揉方法如下:
太陽穴:用拇指自前向后直推,稱“推太陽”,也可以用兩手的中指按揉該穴,稱“揉太陽”或“運太陽”。采用向耳方向揉的瀉法,次數(shù)為30-50次。
百會穴:用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于百會穴,緩緩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宜,持續(xù)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huán)形按揉,反復做5次。
風池穴:操作的時候可以用兩手拇指按揉,由輕到重,每次按揉30-50次,有酸脹感效果更佳。
大椎穴: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各20-30次,至局部發(fā)熱為佳,兩側(cè)交替進行。
導報記者 葉鵬 通訊員 羅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