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1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黃勇 高錦娜)為籌賭資,她以生病、投資、找關系等為名,騙取朋友637萬余元。近日,廈門市集美區(qū)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劉某涉嫌詐騙罪提起公訴。
此前,劉某通過微信“附近的人”添加結識了被害人小曾。之后,劉某到湖南做生意。后來,劉某開始沉迷網(wǎng)絡賭博難以自拔,卻屢屢失利。
2021年8月,劉某輸光了又想翻本,便想到了朋友小曾。劉某虛構自身得乳腺癌,向小曾借錢治療,并承諾如果自己還不上錢,就用其名下位于廈門的某套房產(chǎn)抵債。小曾便陸續(xù)向其轉賬。不久,劉某又向小曾虛構老家房子即將拆遷,讓小曾投資搭建,后續(xù)可獲五六百萬元的賠款。小曾信以為真,大額投資。其間,劉某還虛構了另一身份“平姐”,以有關系能加快處理拆遷款等為由,騙取小曾的“宴請費”。之后,“平姐”謊稱自己的銀行卡因小曾的大額轉賬被凍結,自己也被拘留,讓小曾湊錢給她保釋。
2023年4月,在朋友的提醒下,小曾才發(fā)現(xiàn),劉某的病歷、房產(chǎn)證、拆遷材料等自己從未看過。可每當自己提及,都被劉某以各種理由推托。而“平姐”的行為更加迷幻,居然在拘留期間還能用手機與自己聯(lián)系。小曾恍然大悟,隨后立即報警。
經(jīng)查,被告人劉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共騙取被害人637萬余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構成詐騙罪。
近日,法院審理后采納公訴機關指控的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一審判處被告人劉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
檢察官提醒說,借錢不還,在很多人看來是屬于民事借貸糾紛,似乎同刑事犯罪并無關聯(lián),但當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誘使被害人因陷入錯誤認識而借款,最終給被害人造成一定損失時,這種“借款”就成為了騙款,涉嫌詐騙罪。
因此,對于他人的借錢請求或投資邀請,大家要擦亮雙眼,多留心眼,問明錢款用途,必要時進行相應的調(diào)查核實等。
當前,許多網(wǎng)賭平臺都是虛假的,幕后人員通過一系列電腦程序進行后臺操控輸贏,參賭的人只會輸多贏少,即使最終贏了也無法提現(xiàn),這就是賭博中的殺豬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