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网站色欧美视频,今夜无人入睡免费播放电视剧,日韩成人毛片在线,粉嫩av中文字幕,国产黄色大片在线观看,哥布林的洞窟,黄色小网站入口

您現(xiàn)在的位置:?臺海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廈門 >> 鷺島聚焦  >> 正文

海峽導報創(chuàng)刊24周年|讓我們跟隨24節(jié)氣的腳步 與美好不期而遇!

m.dddjmc.com 來源: 臺海網(wǎng) 海峽導報 用手持設(shè)備訪問
二維碼

  一天24小時,不舍晝夜;一年24節(jié)氣,周而復始;一紙風行24載,綻放兩岸。

  一雷驚蟄始,三月春分暖。24年前,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播種鷺島沃土;24載,日月交替、節(jié)氣更迭,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時光情深醉墨香,一撇一捺寫奮斗;歲月如歌敬芳華,一筆一鏡頭見證成長與歡顏。

  每個節(jié)氣,都在為時間發(fā)聲;

  每個記者,都在為時代發(fā)聲。

  當24位記者遇上24個節(jié)氣,詩意的邂逅,最美的遇見,走過四時之美,搖曳生香。

  今天,海峽導報24歲啦!

  親愛的讀者朋友,此刻,讓我們一起跟隨節(jié)氣的腳步,傾聽24位記者的心聲,感受時光流轉(zhuǎn),品味鷺島精彩,共赴美好?。ê{導報記者 林連金/文)

 
 



向著春天 一起出發(fā)

孫春燕(全媒體采訪中心)

立春,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代表開始;春,代表溫暖、生長。立春,萬物起始、一切更生。
  
  2006年,我走出校園投入海峽導報
  
  的懷抱,從零開始做財經(jīng)新聞。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從第一次采訪到能寫出獲獎新聞,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此后的17年里,我從財經(jīng)到時政,從時政到民生,從民生到財經(jīng)、到區(qū)街、再回到時政。每一次變化,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每一次開始,都是一個新的輪回。
  
  立春,如“人之初”,一年之計在于春。不害怕改變,不墨守成規(guī),用心打開新的序曲。人勤春來早,奮進正當時。



  
  擅跑善刨 潤物無聲
  
  曾宇姍(全媒體采訪中心)
  
  雨水潤澤,草木萌發(fā),正是春耕春播的好時機。
  
  從校園步入社會,導報正是我種下新聞理想、揮灑辛勤汗水的陣地。3年多來,我從跟隨新聞前輩走現(xiàn)場、跑活動、寫稿件,到獨立選題、策劃、采寫專欄,每一個腳踏實地的步伐匯集起“潤物細無聲”的成長。如今,我扎根區(qū)街關(guān)注民生,用心記錄中心城區(qū)思明的蝶變,傳遞廈門“近鄰”之美;采寫時政新聞,力爭擅“跑”又善“刨”。當一線同事需要支援時,我更化身“萬金油”迎難而上。
  
  用初心書寫熱愛,用文字浸潤心田,新的征程依然心中有力量。



  
  青春活力 發(fā)掘光芒
  
  鄭麗金(全媒體采訪中心)
  
  驚蟄,春雷始鳴,春氣萌動,代表著生機與活力。
  
  每年3月,導報都會啟動年度“十大平民英雄”評選活動。去年,我有幸參與其中,持續(xù)3個多月的報道,尋找并推出了23位平民英雄候選人,121861名市民、網(wǎng)友參與投票,評選出了“十大平民英雄”。
  
  其間,我認識了退伍老兵周馬莊、仁心醫(yī)生于修義等平民英雄,看到和感受到了平凡人身上閃耀的光芒。他們平凡而偉大的小事善舉、暖人暖語,猶如聲聲長空雷鳴振動心弦,溫暖心扉。工作中,我將繼續(xù)保持旺盛的青春活力,挖掘廈門這座“愛心暖城”的更多平凡感動。




  
  重回故地 見證超越
  
  周小春(寧德全媒體中心)
  
  溪邊風物已春分。驀然想起一樁舊事。那是改革開放之初,拙作《公章馬拉松何時抵終點?》登上了《人民日報》的版面。這篇稿子報道的是一家企業(yè)為了擴建廠房遭遇繁瑣手續(xù)、層層審批。自此,轉(zhuǎn)行到地方媒體工作的我,便一發(fā)不可收拾,至今一直在新聞的路上。
  
  機緣巧合。離開寧德20多年后,又被報社外派工作,重回故地,不禁感慨:如今,“寧德服務(wù)”“寧德速度”早已聲名遠播,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上汽、青拓、中銅等“金娃娃”茁壯成長,經(jīng)濟總量從全省第8位晉升至第5位。
  
  錯失了它的成長,卻有幸見證它的超越發(fā)展。借顧貞觀詞自勉:“趁取春光,還留一半,莫負今朝。”
  




  爆款文章 記錄鮮活
  
  陳思親(全媒體編輯中心)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詩韻。清明幽思,深刻雋永。
  
  2013年,我來到導報,伴隨著清明春雨開始了一段難忘的新聞旅程。通過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第一時間記錄廈門的大事、要事、鮮活事。我們見證了地鐵1號線開通的喜慶壯觀,見證了“金磚”來臨的輝煌時刻,見證了“金雞”飛入廈門的光彩奪目,也經(jīng)歷了3年抗疫……
  
  多媒體聯(lián)動通力合作,紛紛奉上了10萬+、20萬+、50萬+、100萬+的新媒體爆款文章,同市民一起記錄感受廈門城市發(fā)展的“脈動”。



  
  茁壯成長 傳播真情
  
  王雨辰(閩西南全媒體中心)
  
  “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作為春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降水明顯增多。春雨貴如油,百谷競生長。
  
  2021年,我走進了導報,如同谷物在涓涓細雨中獲得浸潤滋養(yǎng),茁壯成長。
  
  那一年,我走上了抗“疫”一線,在凌晨跟拍疫情防控馳援現(xiàn)場,見證醫(yī)護人員的勇敢逆行、志愿者們的愛心付出……
  
  那一刻,我體會到了作為記者的使命感,記錄傳播這些人間真情,不就是我們的責任嗎?



  
  文以明德 激濁揚清
  
  李立宇(臺海網(wǎng))
  
  春是“人之初”,立春當立志;夏是“而立年”,立夏當明德。
  
  時光荏苒,我已在新聞戰(zhàn)線工作了20多個年頭,始終秉持“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的初心,努力傳播真善美的正能量——— 從呼吁有關(guān)部門出手懲治小區(qū)“沙霸”,到率先報道并持續(xù)跟進在廈門見義勇為的“英雄三兄弟”,一路陪伴他們得到救助,獲評全國“見義勇為”道德模范,走上電影銀幕……
  
  抑惡揚善,新聞有了明德情懷,才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激勵人生。我亦因此堅持采寫有溫度、有筋骨的新聞作品,為人民發(fā)聲,為社會明德。



  
  懷揣初心 收獲滿滿
  
  崔曉旭(全媒體采訪中心)
  
  小滿,夏熟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仍處于未熟狀態(tài),象征著將熟未熟、將滿未滿,一切都是剛剛好的狀態(tài)。
  
  2007年,我走進海峽導報。16年間,我奔赴采訪過突發(fā)的火災、深夜的命案,也幫助過找尋孩子的父母;我深入工地,見證了翔安隧道、地鐵一二三號線、翔安大橋、福廈高鐵等一批重點工程的建成;我探尋鼓浪嶼,為鼓浪嶼“把脈”,見證了長達9年的漫長申遺路……
  
  走過16年,收獲滿滿,我也從初出茅廬的新聞新兵成長為有經(jīng)驗的記者,唯一不變的是,仍懷揣著那顆對新聞事業(yè)不變的初心。




  
  記錄城事 定格最美
  
  葉鑫洋(視覺中心)
  
  芒種是一個耕種忙碌的節(jié)氣,代表著一年農(nóng)忙最重要的節(jié)點。
  
  凌晨5點,伴著朝陽奔赴馬拉松現(xiàn)場;正午12點,頂著烈日記錄勞動者的揮汗如雨;傍晚6點,風塵仆仆上山,只為見證晚風輕撫的山海步道和城市夜景相互依偎;深夜10點,倚靠在末班地鐵上回想夜間編輯新聞的點滴細節(jié)。
  
  這就是我與導報視覺團隊的工作日常,沒有風花雪月的瀟灑,也沒有風流倜儻的體面,我們走遍大街小巷,記錄世間風土人情,翻越山川湖海,為城市定格最美瞬間,鍥而不舍地靠近真相,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這就是屬于我們部門的“新聞浪漫”。




  愛心助學 點亮暖城
  
  黃智敏(全媒體編輯中心)
  
  夏至,代表著熱情似火的夏天就要來了。這是一年中陽光最燦爛、日久最長情的一天。
  
  2004年夏至時節(jié),我走進導報。就在那年暑期,導報啟動了品牌公益項目“愛心助學”,我有幸成為初創(chuàng)團隊的一員。從此,每年的愛心助學都留下了我的足跡。
  
  19年的助學之旅,籌集愛心款超千萬元,資助600多名學子圓了大學夢;還籌款近千萬元,支援四川、玉樹地震災區(qū)學校重建。19年間,我走遍廈門鄉(xiāng)村,傾聽寒門學子的故事;我踏上青藏高原,見證玉樹建起“嘉庚樓”……無論身處什么崗位,我始終懷著一顆如火的熱情,助力這座暖城點亮更多愛心之光。



  
  深耕兩岸 見證風云
  
  吳生林(兩岸融媒體中心)
  
  小暑,暑熱雨水交替,?,F(xiàn)風云突變。猶如臺海局勢,熾熱多變。
  
  我的20年記者生涯,有18年深耕涉臺新聞報道,見證了臺海重大歷史事件,也聆聽了兩岸小人物故事。
  
  從特派采訪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國共論壇”,到組織采寫“兩岸大三通”“陸客赴臺游“,再到策劃報道”海峽論壇”“習馬會”“福建向金門供水”,兩岸交流重大活動我?guī)谉o缺席。
  
  五次赴臺駐點,2010年 “連勝文遭槍擊案”、2015年“臺北復興空難”、2017年“蝶戀花旅游大巴翻車事故”,以及2022年臺灣疫情沖頂、佩洛西竄臺、解放軍“圍臺軍演”,我都是見證者與記錄者。



  
  “悶熱”大叔 滾燙實干
  
  吳曉平(視覺中心)
  
  大暑,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熱的節(jié)氣。
  
  大暑與我這個大叔蠻契合,有點悶、有點熱,實實在在的“干”。跟隨導報22年,現(xiàn)在我成了典型的大叔。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團訪問大陸,正是兩岸交流最熱時期,作為廈門的唯一受邀媒體,我隨團采訪,記錄兩岸熱點。
  
  頭版、主圖是我這個攝影記者一直不敢懈怠的追求,每天的重點、大事、熱點,我不斷在廈門的大街小巷、村鎮(zhèn)田頭奔波。我跟出租車司機說,廈門的路你沒有我熟。
  
  這幾年短視頻熱,我也開始轉(zhuǎn)戰(zhàn)視頻策劃、拍攝、審核,抓住這波熱度。在這熱到發(fā)燙的短視頻平臺里,我們大有可為,誓要把它打造成最快的成長點。

 
 
 
 


 

探索前行 開拓漳泉
  
  蔡力(閩西南全媒體中心主任)
  
  節(jié)氣中的立秋,是夏的奔放張揚轉(zhuǎn)為秋的溫和內(nèi)斂的開端。秋意味著成熟,成熟的稻穗豐盈而飽滿、低垂而內(nèi)斂。
  
  走進海峽導報24年,這份經(jīng)歷對我來說不可不謂之沉甸:從廈門湖濱南路二十多個人一間辦公室采編校擠一堆,到串換漳州記者站辦公室;從一個人跑泉州漳州兩個記者站,到將近三十人的隊伍,打造獨立的閩西南新聞版,再到成立全媒體中心,都是在不斷實踐、不斷修正、不斷改航中前行。
  
  近幾年的全媒體平臺建設(shè),也一直是在眺望市場、勇于嘗試中摸著石頭過河。所有過往皆為序章,新聞發(fā)展永遠在路上,創(chuàng)新永遠在路上,融媒體也永遠在路上。



  
  深耕區(qū)街 見證“城”長
  
  康澤輝(全媒體采訪中心)
  
  處暑,暑去秋來,天高云淡。處暑預示著暑氣漸退,豐收已近在眼前。
  
  守望豐收的背后,是辛勤的耕耘。在海峽導報的13個年頭里,我以筆觸和鏡頭,深耕廈門區(qū)街,觸摸民生“溫度”,見證“城”長熱度,共筑文明高度,彰顯媒體態(tài)度。
  
  鼓浪嶼申遺成功,我在世遺琴島,將琴聲和歌聲,傳播得更遠。金磚廈門會晤盛大舉行,我從會晤新聞中心,向世界發(fā)出廈門的聲音。喜迎建黨百年,我在集美向黨報告,展現(xiàn)廈門跨島發(fā)展生動樣本。
  
  我很慶幸,今天的我依舊奮戰(zhàn)在廈門區(qū)街,記錄廈門奮斗者的風采,共享“城”長豐收的喜悅。我將始終堅守,和你一路同行。



  
  服務(wù)客戶 創(chuàng)造價值
  
  石辰璐(讀者服務(wù)中心)
  
  秋荷一滴露,寒生露凝之處,天地間一片清爽,也翻開了仲秋的序章。
  
  風寒秋燥的白露,亦是導報人最忙碌的時候。2015年入職以來,我連續(xù)8年參與中秋博餅狀元王中王大賽品牌活動,每年的活動現(xiàn)場都留下了我忙碌的身影。大家一起采訪、跑現(xiàn)場、上傳新媒體平臺,早起、熬夜、加班,工作忙碌而充實。2018年,我們還對傳統(tǒng)的博餅模式進行了革新,增設(shè)行業(yè)海選和手機線上參與兩種模式。此次升級,成功活躍了市場和大眾參與度,品牌影響力得到再次提升。
  
  白露暖秋色,莫負好時光。全媒體的時代,需要我們多聽、多看、多學,不斷創(chuàng)新、不斷融合,全力以赴踐行為客戶持續(xù)創(chuàng)造價值的使命。



月圓團圓 兩岸一家
  
  余健平(全媒體采訪中心)
  
  秋分,除了晝夜平分外,這一天也曾是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現(xiàn)在的中秋節(jié)則是由傳統(tǒng)的“祭月節(jié)”而來。
  
  中秋意味著團圓。廈門與臺灣一水之隔,文化、習俗一脈相承。我在導報的13年里,年年參與“海峽兩岸中秋博餅王中王大賽”采訪。如今,活動已經(jīng)持續(xù)舉辦了18屆,搭建起兩岸文化交流平臺,共繪中秋月圓的詩意畫卷。
  
  兩岸最美是團圓。作為大陸設(shè)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qū),海滄臺商投資區(qū)奮力打造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的“第一站”。作為全媒體采訪中心海滄站的一員,我積極發(fā)揮媒體傳播能量,帶來更多更詳實的報道,實踐好“兩岸一家親”,以媒體人的擔當,助力兩岸同胞和諧共生、心靈契合。



  
  走近醫(yī)者 感悟仁心
  
  林少蓉(全媒體運營中心)
  
  寒露時節(jié),更顯紅葉情懷!秋意雖深,卻是集耕種與收獲輪回的季節(jié),這樣的季節(jié)有生命的力量,更有寄托生活的希望。
  
  2013年,我來到海峽導報,十年時間,跨越社區(qū)、文化、醫(yī)療三個部門,曾走街串巷傾聽家長里短,曾在星光熠熠、名流匯集秀場專訪明星,更曾在醫(yī)患當中聆聽生死之間的生命體悟。
  
  作為一名醫(yī)療記者,護士節(jié)、醫(yī)師節(jié)、抗疫、高精尖手術(shù),每一個重要的醫(yī)療節(jié)點和事件,我們是記錄者,更是見證者。未來,健康事業(yè)將是全民參與的事業(yè),我依然初心如磐、奮楫篤行,用心用情用功耕好新聞宣傳這塊責任田!



  
  新聞送暖 為你“進補”
  
  錢玲玲(全媒體采訪中心)
  
  霜降時節(jié),萬物畢成。南方大地上,稻香千里逐片黃,人們享受著豐收的喜悅。閩南有句諺語:“一年補通通,不如補霜降。”
  
  這些年來,在我的筆下,常常寫著一個又一個“進補”的新聞:最高8萬元,人社部門為新引進人才發(fā)放生活補貼;醫(yī)保部門牽頭,4萬余名困難群眾獲贈“惠廈保”愛心保單;最高1000元,工會“娘家人”為外地職工送上返廈交通補貼;累計捐款157.3萬元,虎溪巖寺已資助235名貧困大學生……
  
  霜降正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但這座城市為人民群眾“進補”,卻不止于一天、一時。我見證了許許多多“暖心大禮包”的發(fā)放,愿我的文字也能常常為你送去溫暖。
  
  
  
  

 
 
 
 

  
  

堅守寶島 靜待花開
  
  林靜嫻(兩岸融媒體中心)
  
  立冬,是“立言”的時節(jié)。2022年,我正好在立冬那天赴臺駐點。在兩岸特殊氛圍下,駐臺記者的工作方式也在更新。除了做即時新聞報道,我將時政評論包裝成脫口秀,以兩岸民俗文化開設(shè)專欄,并首次踏足雙語傳播領(lǐng)域。
  
  去年,海峽國際傳播中心應(yīng)運而生。目前我們的境外新媒體矩陣粉絲數(shù)已達118萬,語言覆蓋英語、西班牙語、俄語、日語及閩臺方言,內(nèi)容包含時事、公益、藝術(shù)、歷史、民俗、生活……以對臺、對港傳播為主,面向全世界。
  
  兩岸攜手,善立言,立善言,我們一起在凜冬中期盼春暖花開。



  
  以我不變 記錄萬變
  
  李雪梅(全媒體運營中心)
  
  小雪節(jié)氣,天氣逐漸寒冷,一年里的降水至此由雨變成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
  
  我2020年進入報社,作為新人努力追隨著媒體的“快與變”。我走進泉廈高速公路,感受八閩第一路25年來的交通之變、時代之變;策劃“百名律師云普法”系列,百條視頻變?yōu)橹R付費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形式之變;親歷海滄后井整村搬遷文化紀實工作,記錄歷史之變;見證華為云首個開發(fā)者創(chuàng)新基地落地廈門,體驗科技之變;報道市政重點工程推進提升,感知城市之變。
  
  雪里已知春信至,已作飛騰變化看。我依然追求不變的真相與事實、不變的真誠與熱愛、不變的理想與使命。期望在“變”中求“不變”,以“不變”應(yīng)“萬變”。



  
  厚積薄發(fā) 驚艷歲月
  
  李雪梅(經(jīng)管財務(wù)中心主任/文旅事業(yè)部負責人)
  
  大者,盛也,大雪而雪盛矣。大雪深寒萬木僵,是秋實后的收藏、是冬陽后的內(nèi)斂、更是兆豐年的憧憬。
  
  我在雪落時出生,在初霽時學成,進入導報已過了數(shù)不清的大雪。歷經(jīng)采編、運營、經(jīng)管崗位后,2022年的大雪時節(jié),我又兼任導報文旅部工作。新征程的第一場“大雪”,是文旅部與同事們通力合作推出的“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其中三星堆青銅文物一經(jīng)亮相,就受到各界的熱捧,在社會掀起了一股青銅文化風潮。
  
  如千年青銅深藏磨礪,在雪化的這一刻驚艷歲月一般,我的人生也好似飛鴻踏雪泥,千帆過盡望春來。這一次的文化苦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用心沉淀 向陽出發(fā)

黃奕琳(財經(jīng)全媒體中心)
  
  冬至,藏之終,生之始,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冬至過后的每一天,都是向陽而生。
  
  從去年8月至今,我加入海峽導報剛半年有余,撰寫了近百篇報道,內(nèi)容涵蓋會議新聞、財經(jīng)調(diào)查、人物專訪等,在財經(jīng)新聞領(lǐng)域也積累了一些心得。
  
  在工作實踐中,我從一名剛走出“象牙塔”的新聞學專業(yè)畢業(yè)生逐漸成長為將理論應(yīng)用于實踐、能夠獨立完成采寫的新聞記者。
  
  數(shù)九寒冬對于我來說,是沉淀與積累的過程。而冬至過后,白晝漸長,春歸有期,所有的經(jīng)歷,都將成為鼓勵我前行的底氣和勇氣,讓我成為一名更專業(yè)優(yōu)秀的記者。我相信,未來可期!


  
  熬過寒冬 升級成長
  
  邵詩涵(視覺中心)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節(jié)氣,否極泰來的寒徹之日。熬過去,世界再沒有真正的寒冷,春天不再遙遠。
  
  2021年我加入海峽導報,成為視覺中心的一名記者,負責出鏡主持兼視頻拍攝、剪輯。
  
  作為一名記者,總要“熬過去”才會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疫情的時候,我連續(xù)兩年被隔離到同一家酒店。在“熬時間”的這段時間里,我也不閑著,第一年我做短視頻突出個人感受和真實體驗;第二年相同的地點,我拍攝制作了“時隔一年,廈門防疫措施系統(tǒng)升級”,獲得了較大的流量。我記錄它“升級”,它見證我成長。
  
  我知道作為記者,還有許多的時刻需要 “熬過去”。我會堅持下去,因為我相信,否極泰來終成長!



  
  大寒不寒 “新媒”迎春
  
  呂寒偉(社長助理、視覺中心主任)
  
  大寒,歲月深處,最后一個節(jié)氣,又接連歲初,迎年又迎春,恰如紙媒的轉(zhuǎn)型,迎接“新媒”的春天。
  
  20年前成為記者,從前慢,報紙就顯得快。筆下的文字落印在報紙上,記錄了我從現(xiàn)場新聞到時政新聞,再到調(diào)查、產(chǎn)業(yè)新聞的經(jīng)歷。我跑遍了廈門、漳州、龍巖,手中的采訪本換了一本又一本。
  
  從前慢,現(xiàn)在快,報紙變得慢了。近幾年,短視頻盛行,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我手下的文字變成文案,圖片變成視頻,靜態(tài)變成動態(tài),無聲變成有樂,短視頻新聞?wù)龔奈枧_邊走到中央。
  
  “不有大寒風氣勢,難開小朵玉精神。”紙媒減少,“新媒”潮涌,變的是載體,不變的是記者追逐的心。大寒不寒,至此春歸,是我們新的開始。

相關(guān)新聞
海峽導報社斬獲九項“金推手”大獎

▲海峽導報社社長林世雄(左三)領(lǐng)獎   臺海網(wǎng)3月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王祥軍)融創(chuàng)賦能,向“數(shù)”前行。在剛剛閉幕的2021-2022全國傳媒經(jīng)營年會上,海峽導報社大放異彩,一舉拿下2021年度、2022年度全國報刊傳媒經(jīng)營工作“金推手”獎的九個大獎——報社連續(xù)兩個年度被授予“金...

海峽導報宣布接入百度“文心一言”

臺海網(wǎng)2月28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鐘鴻瑜)2月27日,海峽導報宣布成為百度“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首批生態(tài)合作伙伴,將全面體驗并接入“文心一言”的能力。接下來,海峽導報將優(yōu)先獲得AI技術(shù)的加持,有望把百度領(lǐng)先的智能對話技術(shù)成果應(yīng)用在媒體融合內(nèi)容生產(chǎn)、手段創(chuàng)新、智能互動等領(lǐng)域,打造內(nèi)容生態(tài)人工智能全系產(chǎn)品及服務(wù)。“文心一言”是百度基于文心...

2023年《海峽導報》廣告(項目)專項代理招標公告

2023年《海峽導報》廣告(項目)專項代理招標公告 誠邀有思想、實力強、信用好、有媒體廣告代理經(jīng)驗,有活動策劃、執(zhí)行能力的廣告公司參與投標。    A 廣告代理 海峽人居(房產(chǎn)) / 海峽金融 / 海峽導醫(yī) / 海峽導學 / 海峽文旅(文娛、文創(chuàng)、文旅) / 家具和裝修建材 / 公告+分類+...

2023年《海峽導報》廣告(項目)專項代理招標公告

誠邀有思想、實力強、信用好、有媒體廣告代理經(jīng)驗,有活動策劃、執(zhí)行能力的廣告公司參與投標。 A 廣告代理 海峽人居(房產(chǎn)) / 海峽金融 / 海峽導醫(yī) / 海峽導學 / 海峽文旅(文娛、文創(chuàng)、文旅) / 家具和裝修建材 / 公告+分類+中縫 / 二手房等行業(yè) B 項目代理 廈門節(jié)能汽車博覽會 / ...

2023年《海峽導報》廣告(項目)專項代理招標公告

誠邀有思想、實力強、信用好、有媒體廣告代理經(jīng)驗,有活動策劃、執(zhí)行能力的廣告公司參與投標。 A 廣告代理 海峽人居(房產(chǎn)) / 海峽金融 / 海峽導醫(yī) / 海峽導學 / 海峽文旅(文娛、文創(chuàng)、文旅) / 家具和裝修建材 / 公告+分類+中縫 / 二手房等行業(yè) B 項目代理 廈門節(jié)能汽車博覽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