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烈日當空,市民著防曬衣出行。
“感覺出門就要融化了。”入伏以來,連續(xù)兩天的高溫日天氣,讓廈門人見識了“桑拿”模式的威力。
7月16日,我們正式進入三伏天。當天,廈門就出現(xiàn)了今年首個高溫日(日最高氣溫超過35℃)。昨天,第二個高溫日達成,廈門站最高溫達35.7℃,全市最高溫更達38.2℃。
氣象專家表示,在三伏天的40天時間里,廈門持續(xù)出現(xiàn)高溫日的可能性很大。市民須盡量避免午間時段外出,注意防暑防曬。
高溫日較往年不算多
今年夏天為什么這么熱?許多市民都有這樣的疑問。但記者查閱相關(guān)資料后發(fā)現(xiàn),相比起往年,今年截至目前的“炎值”和往年比并不算高。根據(jù)氣象部門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21年的入伏時間為7月11日,當時廈門已出現(xiàn)7個高溫日;而今年截至7月17日,廈門僅出現(xiàn)了兩個高溫日。
氣象專家解釋,今年高溫日比往年同期偏少,主要是由于五六月的連續(xù)陰雨天氣。而2020年僅6月,高溫日數(shù)就達10天。氣象專家表示,雖然廈門今年到目前為止的高溫日數(shù)少,但不意味著接下來的天氣就不熱。特別是進入三伏天,氣溫高、氣壓低、濕度大、風速小,人體的體感溫度偏高,會感覺特別不舒適。
未來三天鷺島略“退燒”
隨著副高減弱南撤,氣象部門預(yù)計,未來三天,高溫天氣得到緩解。7月18日-19日,廈門處于副高邊緣,天氣不穩(wěn)定,多陣雨雷陣雨天氣,出門不妨帶把傘。
氣溫方面,7月18日-20日,廈門市區(qū)最高溫在32℃-34℃,略降2℃-3℃。但是20日之后,副高將卷土重來,屆時35℃以上的高溫天氣又會出現(xiàn)。
懂一點
加長版三伏天達40天
俗話說,“熱在三伏”。由于晝長夜短,地面吸熱多于散熱,熱量累積使三伏天成為一年中最熱的時間。今年三伏天有40天。
為什么有的年份三伏天是30天,有的年份又是40天呢?民間俗語說,“夏至三庚數(shù)頭伏”。傳統(tǒng)推算方法規(guī)定,夏至后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后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總稱為“三伏”。
氣象專家介紹,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大致出現(xiàn)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中原地區(qū)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大約處在陽歷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xiàn)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xiàn)5個庚日中伏則為20天。
今年初伏為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中伏為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末伏為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來源:海西晨報 記者 曾昊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