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黑眉擬啄木鳥。
(鄭維馥(Wine) 攝)
臺海網(wǎng)1月4日訊 據(jù)廈門日報報道 廈門市最新鳥類名錄近日發(fā)布,截至2021年12月初,廈門野生鳥類記錄共計22目79科413種,較上一版,新增20種。此外,2021年12月底還有3種新記錄,將在下一個版本中更新。
廈門鳥類“朋友圈”不斷擴大
兩年實增22種記錄
近日,廈門市觀鳥協(xié)會發(fā)布了《廈門市鳥類名錄》(3.0版),該名錄以中國觀鳥年報“中國鳥類名錄8.0”為基礎,參考以往學術資料,對廈門市觀鳥協(xié)會從2002年以來的觀察記錄進行統(tǒng)計整理。
按照新名錄,截至2021年12月初,廈門野生鳥類記錄共計22目79科413種,占中國鳥種數(shù)的27.91%(413/1480),相較于2020年1月份發(fā)布的《廈門市鳥類名錄》(2.0版)新增了20種記錄。其中除了2017年2月份首次發(fā)現(xiàn)但并未第一時間納入名錄的藍喉太陽鳥外,其余19種都是在2020年和2021年兩年時間內新記錄的野生鳥種。
記者了解到,2021年12月初該版名錄定稿印制后,近期又新增確認了3個新記錄,分別是鴻雁、純色啄花鳥和水鷚,3種新記錄將在下一個版本中更新。因此,嚴格算來,2年時間內,廈門實際新增野生鳥種記錄為22種。
氣候環(huán)境持續(xù)變化
觀鳥達人也在增加
“這次新增鳥種主要以林鳥為主,天竺山森林公園尤為突出。”名錄主要編撰人林鸮告訴記者,在名錄新增的20種記錄中,有8個記錄都是在天竺山森林公園發(fā)現(xiàn)并拍攝的,占總新增鳥種記錄的40%。其余12個記錄分別為湖里區(qū)3個、翔安區(qū)3個、同安區(qū)3個、集美區(qū)2個、思明區(qū)1個。
“天竺山森林公園記錄增加最多的環(huán)境原因,主要是自然植被比較好,而且有山地、溪流、湖泊等,生境多樣性比較高。”林鸮介紹說,從專業(yè)角度分析,鳥種增加并不能和環(huán)境好壞簡單掛鉤。本次鳥種記錄增加,一方面是隨著氣候和環(huán)境的變化,鳥類的遷飛和分布在持續(xù)變化中。另一方面,記錄增加也說明了,廈門參與野外鳥類觀測的人數(shù)增多,并且鳥種辨識水平也提升了。
“近日新增還來不及寫入名錄的純色啄花鳥,就是一個小學生發(fā)現(xiàn)的。”林鸮說,這位小“鳥友”的家人都十分熱衷鳥類觀察,鳥類觀察和辨識水平都不錯,近年來像這樣的“愛鳥之家”“觀二代”越來越多,也是名錄不斷加厚加實的重要因素。(記者 劉少敏 通訊員 陳 浩)
名錄中新增的20種鳥類
1.白額雁
2.白眼潛鴨
3.紅翅綠鳩
4.北方中杜鵑
5.黑眉擬啄木鳥
6.鉤嘴林鵙(jú)
7.琉球山椒鳥
8.雙斑綠柳鶯
9.華南冠紋柳鶯
10.短尾鴉雀
11.粉紅椋(liáng)鳥
12.紅尾鶇(dōng)
13.北椋鳥
14.藍喉太陽鳥
15.短嘴金絲燕
16.黃嘴角鸮(xiāo)
17.綠背姬鹟(wēng)
18.紅脅繡眼鳥
19.山藍仙鹟
20.金頭縫葉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