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2
建立檔案 讓文化遺產走出“深閨”
每一個文化遺產,是還原歷史生活的片段,也是傳承精神的載體。為了不讓文化遺產“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此次調研為文化遺產建立了檔案。
有傳統(tǒng)的紅磚大厝,也有裝飾精美的洋樓,還有中西結合的騎樓,中山路的建筑是此次調研的重點。負責調研的清源視野(北京)文化咨詢有限公司團隊,走遍了中山路片區(qū)的大街小巷,為每一棟重要歷史建筑建立起自己的檔案。檔案里,不僅有建筑的概況、價值特色等基本信息,還有保護利用建議和活化建議。
市民熟悉的慶讓堂(天一樓),樓體及內部采用西洋花式及中國吉祥圖案,大廳的水泥天花板,采用中國九宮圖像澆筑而成,堪稱外表西式內涵東方哲理的經典建筑,對研究廈門近現代建筑的類型和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具有一定價值??上У氖牵壳笆覂雀窬直环指?,對建筑破壞較大,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調研報告建議,可以還原慶讓堂的歷史空間格局,按原形制補配、整修裝飾構件等,對建筑活化的建議考慮可以打造為特色民宿。
位于定安路71號的廈門各界抗敵后援會舊址是一棟保存較為完好的洋樓,見證著廈門人民抗日救國的歷史。調研報告建議,按照早期樣式整修其外立面,恢復歷史風貌。同時可以展示這棟四層洋樓的建筑裝飾技藝以及紅色文化。
位于中山路151-155號的大華飯店舊址,是新中國成立前廈門第一家擁有升降電梯的飯店,歷史上還曾發(fā)生過“大華飯店爭奪戰(zhàn)”,具有歷史和建筑藝術價值。調研報告建議保持當前業(yè)態(tài),增加建筑歷史的展示內容。
此次調研還形成歷史文化導覽綱要,詳細列出中山路片區(qū)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涉臺文物古跡、非遺文化、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等,中山路片區(qū)寶貴的文化遺產清晰了起來。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調查種類齊全,覆蓋傳統(tǒng)音樂、傳統(tǒng)戲劇、曲藝、民俗、傳統(tǒng)技藝、傳統(tǒng)醫(yī)藥、民間文學等類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