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0月2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沈華鈴)建立容錯免責機制,鼓勵改革創(chuàng)新;建立更加靈活的人才機制,助力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昨日,廈門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46次會議聽取市政府關于《廈門經濟特區(qū)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進步條例(草案)》的說明?!稐l例(草案)》在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科技投融資以及體制機制等方面建立容錯免責機制,鼓勵改革創(chuàng)新。對于符合改革方向、程序合法依規(guī)、旨在推動工作的失誤,且個人和所在單位沒有牟取私利、未與其他單位或者個人惡意串通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不予或者免予追究相關行政責任;相關主體受到追責時可以提出免責申請。
在科研經費投入上,市級財政用于科學技術經費投入的增長幅度應當高于市級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幅度,其中科技發(fā)展經費占科學技術經費的比例不低于70%?!稐l例(草案)》還提出,政府設立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可以與科技成果完成人書面約定職務科技成果的轉化及其收益分配等事項。沒有書面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的,科技成果完成人享有不低于百分之七十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