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過關!
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廈門火車站-蔡厝站段)通過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

臺海網6月8日訊 據廈門網報道 6月8日,交科院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發(fā)布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廈門火車站-蔡厝站段)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的意見,評估專家組認為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工程(廈門火車站-蔡厝站段)已具備初期運營條件。
6月1日-4日,受廈門市交通運輸局委托,交科院檢測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組織專家,對廈門軌道交通3號線(廈門火車站-蔡厝站段)的初期運營條件進行了全面檢驗和科學評價。


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是地鐵3號線通車前的最后一道把關,是對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蔡厝站段)開通載客運營條件的一次全面檢驗和科學評價,涵蓋規(guī)劃設計、建設、調試、運營準備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安全評估從這些環(huán)節(jié)入手,對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蔡厝站段)進行全面的對標檢查,是地鐵3號線開通前的最后一次“大考”。
這次的評審專家組由來自北京、上海、深圳、寧波、西安等地市的20名軌道交通行業(yè)專家組成,他們全部具備高級專業(yè)技術職稱,涵蓋了軌道交通土建、車輛、供電、通信、機電、運營等專業(yè)。


安全評估期間,專家們分成土建組、車輛組、供電組、通信信號組、機電設備組和運營組6個檢查組,分別審閱相關工程驗收文件和初期運營準備資料,按照《城市軌道交通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管理暫行辦法》等國家規(guī)范文件的要求,現(xiàn)場檢查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蔡厝站)的車站、區(qū)間、車輛段、變電所及控制中心,并對23項設備系統(tǒng)和系統(tǒng)聯(lián)動情況進行了測試檢驗。




評估專家現(xiàn)場分組討論
專家們對地鐵3號線(廈門火車站-蔡厝站)的建設質量和運營準備等以下幾項工作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
-實現(xiàn)全國第一條礦山+盾構工法組合施工的海底地鐵隧道貫通,開創(chuàng)了國內工程先河。
-成功克服線路穿越錨索密集區(qū)、鷹廈鐵路、筼筜湖等環(huán)境復雜地段。
-風雨連廊、P+M停車場、上下行雙扶梯的設置處處彰顯人性化設計。
-緊鄰居民區(qū)的工段全封閉施工、白海豚核心保護區(qū)泥漿“零排放”等措施有效保護周邊環(huán)境。
-5G網絡全覆蓋、列車客流智能分析系統(tǒng)、智能安檢等科技的應用,助力運營水平邁上新臺階。
-獨立自主完成了系統(tǒng)聯(lián)調,完成為期20天的試運行跑圖運行圖兌現(xiàn)率、列車正點率等八項關鍵指標均優(yōu)于技術規(guī)范要求。
下一步,廈門軌道集團將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根據專家組提出的意見,以強烈的使命感、高度的責任感,牢固樹立“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意識,緊盯問題清單、壓實整改責任、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措施,全力以赴做好安全評估意見整改、優(yōu)化完善運營服務等工作,確保地鐵3號線高水平、高品質、全功能開通初期運營,為乘客提供更為舒適便捷的服務,助力廈門“兩高兩化”城市建設。
來源:廈門地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