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聲勢浩大的抗美援朝動員
當新中國剛成立,亟須修復一個滿目瘡痍的國家時,一場不得不打的戰(zhàn)爭卻又拉開了帷幕。戰(zhàn)爭是殘酷可怕的,但這是一場關乎新中國安危,關乎和平的正義之戰(zhàn)。如何讓廣大人民群眾明白這場戰(zhàn)爭的性質,加強對抗美援朝的宣傳教育,以此激起廣大人民群眾蓬勃的愛國熱潮,便成為彼時重要的政治任務之一。
“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口號深入人心
兩千名學生參加宣傳
“面對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臺灣的罪行,位于臺灣海峽西岸的廈門各界人民義憤填膺,積極響應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的號召,掀起了群眾性的抗美援朝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廈門黨史(1949—1978)》中這樣寫道。
時間回到1950年7月25日。在中共廈門市委領導下,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廈門分會成立了。而隨后,因全國抗美援朝運動的開展和工作的需要,該組織于當年11月12日改名為中國人民保衛(wèi)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廈門分會(以下簡稱“分會”)。這個組織引導廈門人民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
隨后,各機關、工廠、學校、街道等組織成了抗美援朝宣傳的主陣地。在宣傳方法上,分會根據(jù)不同對象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方法,“使一般群眾對美帝擴大侵略的陰謀暴行與其紙老虎本質,已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口號,傳遍全市各個角落,逐步深入人心。據(jù)資料記載,原本煙廠有一個員工只穿美國絲襪,后來也穿起了中國襪。
至于當時宣傳抗美援朝的情形,相關資料這樣描述:“在展開大規(guī)模的時事宣傳、捐獻、慰問等行動中,各民主黨派各群眾團體他們都運用了以家庭訪問結合著街頭宣傳深入到各階層去,戲院公會且穿了戲服在街上宣傳……”
不難想象這場“風暴”的猛烈。當時參加宣傳的學生就有二千人,被訪問的住家,僅思明區(qū)就有一千五百戶以上,參加各區(qū)宣傳大會的群眾達一萬五千余人。全市墻報、黑板報均以抗美援朝為宣傳中心。傳遞人民憤怒的標語漫畫貼在街頭巷尾,用來掲露敵人的罪惡。僅工商聯(lián)一個單位就做了一百零四幅漫畫、五十條大紅布條標語,四百多張紙做的標語貼在街上。

1950年12月30日,廈門市教育工會舉行抗美援朝大游行。(原載于《廈門日報》1951年4月18日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