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9月11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道 昨日,記者從我市交警部門了解到,市交警支隊交通指揮中心“海燕”圖像識別系統(tǒng)今年再次升級,擴大違法抓拍類型,增加重點車輛、非機動車違法行為的抓拍功能,截至8月31日,已使用“海燕”查處各類違法行為49588起,其中,抓拍開車撥打使用手機5694起。
在警力有限的情況下,市交警支隊向科技要警力,投用“海燕”“電子警察”等新系統(tǒng)、新設備,組成最強“數據大腦”,通過系統(tǒng)自動抓拍和自動圖像識別技術查處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升級強化重點路口路段道路交通監(jiān)管水平。
“電子警察”設備和普通監(jiān)控探頭不一樣,它是對特定的交通違法行為具有自動識別功能的智能探頭。目前,市交警支隊交通指揮中心擁有“電子警察”設備694套,可根據設定的預案,全天候對各類道路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包含違停自動抓拍、闖紅燈自動抓拍、自動測速、壓線變道自動抓拍等。
“海燕”圖像識別系統(tǒng)比“電子警察”具有更強的圖像識別篩選功能,能在每日捕捉的海量圖片中識別出具有交通違法行為的圖片,推送給民警進行二次審核,再錄入違法處理系統(tǒng),高效、智能、精準打擊假套牌車及多種交通違法行為。
交警提醒,開車時打電話、玩手機、不系安全帶、抽煙等駕駛陋習極易造成龜速行駛等問題,是引發(fā)事故的原因之一。以往的治理手段主要以路面民警現場整治為主,但是受管轄面巨大、人工設卡取證困難等因素制約,難以做到隨時隨地對此類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交警支隊利用“海燕”系統(tǒng),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實現打擊此類違法行為全天候24小時、全路段基本覆蓋。(記者 呂嘉捷 通訊員 嬌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