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受助學子發(fā)放助學金和“愛心包”

▲廈門市人大、市民宗局及南普陀寺慈善會的志愿者一起前往貧困學子家中走訪
臺海網(wǎng)7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李方芳/文 陸軍航 柳瑞鴻/圖 通訊員 林睿)7月29日,十幾位高校學子在南普陀寺聚首,參加由廈門市人大機關(guān)文明辦、廈門市民宗局、廈門南普陀寺慈善會共同發(fā)起的“愛心廈門·行舟百渡”慈善助學公募項目的啟動。他們都是這些年在愛心助學項目的資助下順利繼續(xù)學業(yè)的貧困學子,孩子們在臺上笑靨如花,充滿感恩之情和蓬勃朝氣。
經(jīng)過多年的踐行,南普陀寺慈善會至今共捐款5736萬余元用于教育事業(yè),累計幫扶12300余名困難學子,捐建資助中小學校120余所,托起一批又一批“雛鷹”的夢想。如今,隨著“愛心廈門·行舟百渡”助學公募項目的正式啟動,在傳統(tǒng)的助學扶貧之外,南普陀寺慈善會已形成“物質(zhì)幫扶+心靈幫扶”相結(jié)合的助學模式,讓慈善助學變得更有溫度,為社會持續(xù)傳遞光和熱。
公開募捐100萬元 今年資助150名學子
項目推介會上,來自廈門市人大、廈門市民宗局、南普陀寺慈善會、廈門市91個共建社區(qū)的嘉賓及慈善會員、志愿者代表、社會愛心人士等上百人共同見證了項目的啟動。
導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擬為貧困學子助學公開募捐金額100萬元,為期三個月,助學費用仍有不足的金額由南普陀寺慈善會配比支出。2020年預計資助福建省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廈門市91個共建社區(qū)貧困生150人。
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南普陀寺慈善會會長則悟大和尚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事業(yè)的關(guān)心和重視、對教育扶貧工作的系列指示,為南普陀寺慈善會深入開展慈善助學助教、做好貧困學生資助工作指明了方向。興學助教、資助困難學子一直是中國慈善事業(yè)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中國佛教濟世利民、無畏布施的慈悲善行。
“助學項目之所以叫做‘行舟百渡’,‘百’指代的是多,也就是匯聚社會的力量,而‘渡’是希望為貧困學子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將他們‘擺渡’到更靠近夢想的地方。”則悟大和尚說,南普陀寺慈善會自成立以來,始終把助學助教作為慈善會的重點工作。如今助學公募項目正式啟動,南普陀寺慈善會將與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緊密協(xié)作,把資助工作做深、做細、做扎實,進一步喚起全社會的重教意識,形成愛心助學、捐資助教的良好氛圍,把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傳給更多人,使教育扶貧更加精準到位、慈善助學更有深度關(guān)懷,讓更多貧困學子圓夢成才。
在活動現(xiàn)場,一首名為《行舟》的助學主題曲感動了在場的人們,“如果人生無常/我愿做你的大船/穿越命運的風浪……”,這首主題曲也點出了助學項目的初心。“慈善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組織做了很多事,而是很多人做了同一件事。”則悟大和尚說,希望有更多的社會力量和志愿者加入,做莘莘學子求學路上的守護者和“擺渡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