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驚喜 視察工廠,偶然保留下克虜伯大炮
杏林工業(yè)區(qū)建設(shè)時,也有一些細節(jié)讓龔老至今難忘。“也是那天,我和袁改書記從堤上回到鹽場指揮部,已是傍晚時分,袁改聽完了各廠籌建的情況匯報,匯集了各種數(shù)據(jù),我們連夜趕往福州。”龔潔至今記得,當(dāng)晚2點多,車過莆田境內(nèi),看到公路邊一捆鐵線,袁改以為是貨車掉下的,讓他扛來存于車尾;可前行100米,又是一捆,再存于車尾;又行100米,又見一捆,“我們這才明白,是郵電部門架線放置路邊的。他馬上命司機往回開,將鐵線放回原處,說不能影響郵電工人架線”。
經(jīng)過這番折騰,車到福州西湖賓館時,已是東方欲曉了。稍事休息后,他即趕往省委參加會議。
還有一次是在“大煉鋼鐵”之時,袁改來到浮嶼角鐵工廠察看煉鋼情況。
在過道上,看到好幾段大炮的炮筒,鋸口上粉紅色的鋼質(zhì)十分鮮明。經(jīng)詢問才知道,是從胡里山炮臺鋸來的,而且明天還要去拆鋸另一尊。
“袁改立即召來廠長當(dāng)面交代,另一尊不要去鋸了,工廠已付的價款由市委支還,從而保住了胡里山炮臺的東炮。”龔老說,“事后他還不放心,叫我去檢查落實。正因為他的這一決斷,才使我們今天仍可目睹克虜伯大炮的風(fēng)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