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9月13日訊 (海峽導(dǎo)報記者 朱黃/文 陸軍航/圖)中秋節(jié)前夜,“憋壞”了的人們開始四處尋樂,博餅、吃飯、旅游……只是,廈門交通還不能承受人們的激情,于是堵、堵、堵,密密麻麻的車燈匯聚成一束耀眼的強(qiáng)光。

昨天傍晚,廈禾路、嘉禾路、仙岳路、呂嶺路、湖濱南路、湖濱北路、鷺江道……幾乎無路不堵,很多原本乘坐公交的市民只好提前下車,走路前往目的地,開車沒法調(diào)頭繞行的人就只能干等了。
10分鐘車程開了1個多小時
在湖濱北路上班的李女士,6點下班開車回翔安,沒料到在仙岳高架上遭遇堵車。往車外一看,才發(fā)現(xiàn)這一圈全堵了。這一堵就是一個多小時。
幸運(yùn)的是,一位看來比較有經(jīng)驗的大巴司機(jī)下車指揮車輛突圍,李女士就是在這位司機(jī)的指點下,到7點半才挪到了翔安隧道,8點到了翔安家中。
昨晚7點左右,周先生駕車從濱北回蓮花三村,原本平日只要10分鐘就能到家,昨晚左繞右繞,還是花了1個多小時。周先生從湖濱北路體育中心附近往江頭方向行駛,還沒到湖明橋頭,就花去了20分鐘。見前方堵得很,周先生就轉(zhuǎn)向體育路,不想這里也好不到哪去。無奈之下,周先生只好走湖東橋,走湖濱南路,希望那里不會那么堵。
好不容易開到湖濱南路,周先生徹底放棄了,因為這里還是一樣堵。沒辦法,周先生只好慢慢行駛,走蓮坂,上嘉禾路,往二村繞行。
就這樣一路堵到家門口,周先生看了下時間,這趟用了一個多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