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詩詞都是我們傳統(tǒng)文化中非常有溫度的記憶,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氣韻。”廈門市詩詞學會會長練歡表示,重溫七夕的共同記憶,是對傳統(tǒng)的詩意再現,更彰顯了我們的文化自信。
 
          臺海網8月11日訊 (記者 明小莉/文 劉彥玫/圖)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相比于其他鼓舞,小巧靈動、細膩內斂的閩南跳鼓舞在舉手投足間最能顯示出閩南女子優(yōu)雅的風姿和靈巧的身段。“最閩南”的女兒乞巧節(jié), 當然要用“最閩南”的曼妙舞姿來開場! 由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閩南跳鼓舞代表性傳承人肖淑萍老師與鼓浪嶼陽光舞蹈隊帶來的《琴島鼓韻》,艷麗開...
 
																廈博里的蔡氏漆線雕作品“孫悟空”用面塑來呈現? 棕編能再現唐代十二時辰陶俑? 清雍正斗彩龍紋盤與傳統(tǒng)漆藝創(chuàng)意聯結? 清雍正琺瑯彩花鳥盤上的蝴蝶飛舞于在團扇之上?…… 在手作市集區(qū),市民游客駐足于各個展位前,面對“活”起來的文物,忍不住嘖嘖稱奇。 為弘揚工匠精神,“20...
 
																臺海網8月11日訊 (記者 明小莉/文 劉彥玫/圖)今日上午9:30,“2019海峽兩岸乞巧文化節(jié)”在廈門市博物館隆重開幕!活動吸引眾多中小學生、漢文化愛好者、傳統(tǒng)手作愛好者和兩岸單身男女,現場人山人海。 七夕,又名“乞巧節(jié)”“女兒節(jié)”。對于這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人們更多地關注于牛...
臺海網8月11日(記者 明小莉)“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當古詩中描述的乞巧風俗在一些地區(qū)日漸凋零時,今日上午9:30,“2019海峽兩岸乞巧文化節(jié)”將在廈門市博物館隆重開幕,帶領大家重溫傳統(tǒng)習俗,傳遞愛的力量。 本次活動由廈門市博物館、臺海網共同主辦,廈門市詩詞學會、廈門市漢服文化交流協(xié)會協(xié)辦。 市民朋友可在...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不知道你信不信, 寫下這首唐詩的林杰, 是一個十幾歲的福建人。 一千一百多年前, 仰望唐時夜空里燦爛的天河, 觀看天河兩旁, 他期待著兩顆星的相聚。 過去每逢七夕,女孩和少婦們都會向織女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