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wǎng)5月7日訊 (海峽導(dǎo)報記者 崔曉旭/文 吳曉平/圖)“夢中人”妙語
“能為《紅樓夢》創(chuàng)作音樂,不是‘三生有幸’,是‘八生有幸’。”
“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紅樓夢》,每個人都會找到自己心中的愛。”
“(為《紅樓夢》寫歌)是我這輩子干的最膽大妄為的一件事。”
“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每個人尋找到自己適合的事,發(fā)揮自己的才華就很好。”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31年后,經(jīng)典再響起,卻越釀越醇。
上周末,一位銀發(fā)戴眼鏡的文氣老者,走上閩南大戲院舞臺,說87版《紅樓夢》背后的故事,唱自己寫的歌。
他叫王立平,著名作曲家,87版《紅樓夢》的作曲。
他之于87版《紅樓夢》,是生命與靈魂。四年半時間,傾其情感,寫出13首曲子。
31年過去了,77歲的王立平一度以為,關(guān)于87版《紅樓夢》的話,他已經(jīng)說完了。但31年后,再現(xiàn)當(dāng)年紅樓經(jīng)典華章時,他仍是主角。
“《紅樓夢》對我有多重要?我不能設(shè)想我這輩子沒有《紅樓夢》。”在王立平心里,《紅樓夢》還可以重拍一千次,還可以流傳至少一千年,“只要中國人在,《紅樓夢》就會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