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塵治理
PM10(可吸入顆粒物)、PM2.5(細顆粒物)
這兩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霧霾一起,灰蒙蒙的天空大多都是它們的“杰作”
呵護“廈門藍”,便是要遏制揚塵污染
有效降低PM10、PM2.5的濃度
在市委市政府的統(tǒng)籌部署下
我市建立健全部門協(xié)同工作機制
做了大量切實有效的措施
切實推動了揚塵污染治理工作的落實

大氣污染防治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實施的這5年來,特別是2017年以來
廈門緊緊抓住揚塵污染、機動車污染
鍋爐污染、臭氧污染
以及不利天氣等影響空氣質(zhì)量的癥結(jié)
不斷創(chuàng)新標本兼治的工作方法
真正起到了統(tǒng)籌推進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作用
取得明顯成效

建立自然保護區(qū)
早在1991年
廈門就建立了文昌魚保護區(qū)(市級)
1995年又建立大嶼島白鷺自然保護區(qū)(省級)
和中華白海豚自然保護區(qū)(省級)
2000年,三個保護區(qū)合并申報為
廈門珍稀海洋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并獲得國務院批準
2012年,廈門又建立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qū)
給“最美鳥兒”一個家

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qū)
內(nèi)有植物174種
除分布有栗喉蜂虎外
還成為廈門島內(nèi)最重要的
候鳥過境和越冬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