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趟中歐(廈門-布達佩斯)班列駛出廈門自貿片區(qū)海滄車站。(廈門國際班列公司供圖)
臺海網1月20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昨日上午,滿載著鞋子、嬰幼兒服裝等477.56噸民生日用品、共計35個集裝箱的首趟中歐(廈門-布達佩斯)班列駛出廈門自貿片區(qū)海滄車站,奔赴1.1萬公里以外的匈牙利布達佩斯。這是繼開往波蘭羅茲、德國漢堡、俄羅斯莫斯科等之后,廈門開通的第7條國際貨物班列。當日,海滄海關、海滄檢驗檢疫局為班列辦理快速放行手續(xù)。
中歐(廈門-布達佩斯)班列全程11595公里,預計開行17天,比傳統(tǒng)海運到歐洲港口再中轉至中東歐腹地節(jié)省至少一半的時間。“未來,廈門和西安腹地的產品可快速進入中東歐,在運輸效率上更具市場競爭力,同時匈牙利的特產葡萄酒、海藍德瓷器、薩拉米香腸等也將更快速便捷地進入我國東南沿海市場。”海投班列有限公司業(yè)務經理陳鷺超介紹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中歐(廈門-布達佩斯)班列從廈門始發(fā),將在“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西安進行短暫集結,然后將直達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中歐(廈門)班列通過“廈門+”城際合作創(chuàng)新模式,將廈門周邊、海峽兩岸及東南亞優(yōu)勢與西安等內陸城市優(yōu)勢形成互補,為兩端的企業(yè)找到新的通道,也為廈門打通廣闊的西部市場,讓“一帶一路”輻射面不斷擴大。
在通關保障方面,因開行準備時間較短,廈門海關、廈門檢驗檢疫局第一時間與貨運企業(yè)、鐵路及口岸部門溝通,聯合研究確定開行方案,通過“單一窗口”對班列貨物實施“聯合查驗、一次放行”,有效提高通關便利化水平,并比照此前開通的中歐(廈門)班列,設立“一對一”通關咨詢服務,針對性地推出“拆拼箱”業(yè)務,滿足中小企業(yè)小批量、多批次進出口的個性需求。
【資料】
“歐洲心臟”匈牙利
匈牙利位于東西歐交匯點、素有“歐洲心臟”之稱,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qū)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也是中東歐地區(qū)華商最集中的國家之一。廈門與匈牙利在貿易往來方面,出口以服裝鞋帽等輕工業(yè)產品為主,進口以加工機械、冷凍肉、葡萄酒、啤酒等為主,原先運輸方式大多選擇海陸聯運。
【數字】
據介紹,中歐(廈門)班列自開通以來就以快速、實惠的優(yōu)勢廣受市場青睞,2017年中歐(廈門)班列共開行94班次,搭載貨物4793標箱,貨值17.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67%、61.16%、34.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