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2月23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溫航)“互聯網+教育國際化”,你想到的是什么?是在學校內通過“FaceTime”與外教進行遠程一對一的互動交流,還是透過新潮的互聯網教育軟件實現某些新知的全球化共享?下周一,來聽聽業(yè)界大咖們怎么說。
由廈門市教育基金會指導,海峽導報主辦、廈門外國語學校承辦的“如何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使教育與國際化接軌”高峰論壇,將于12月25日(下周一)下午2:00,在廈門外國語學校(高中部)舉行,旨在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支持,普及智慧教育、常識教育、通識教育,并將知識轉化為智識。
近年來,廈門教育國際化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效,如確定了廈門外國語學校、廈門一中、雙十中學等9所學校為廈門市首批普通高中教育國際化試點學校,也為推動廈門教育國際化、現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與此同時,鷺島教育界急需探討的是,在互聯網大潮下,如何讓素質教育更好地與國際化接軌、融合,并將兩者交流的成果付諸實踐、落到實處,惠及學生?如何在紛繁雜亂的互聯網國際教育體系中,探索出一條與國情、市情乃至各所學校具體情況相得益彰的路徑?這些問題,互聯網業(yè)者與教育界人士將在此次高峰論壇上共同梳理和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