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鷺之舞 關(guān)勇 攝

關(guān)勇說,哪天沒拍白鷺,就覺得缺了什么似的。 關(guān)勇 攝
編者按
作為一座花園一般的現(xiàn)代城市,廈門留給一個外地賓客的細(xì)節(jié)之美會是什么?
在他們過往的照片里,字里行間,我們看到,是磚墻外怒放的三角梅,秋日里的鳳凰花,還有城市里隨處可見的市鳥白鷺……這些與廈門人共同生活在鷺島的生靈,一起詮釋著這座城市的態(tài)度、溫度。
廈門會晤將至,國際賓客云集,今日開始,海西晨報將陸續(xù)推出花、樹、鳥等系列報道,向外賓介紹廈門美的最深處。
廈門島又名鷺島,在廈門的多處濕地公園、濱海岸線,白鷺是廈門市民最常見到的野生動物之一。白鷺在1986年就被確定為廈門市市鳥。
一到周末,廈門筼筜湖觀鳥亭總是聚滿了前來觀鳥的市民。盡管人數(shù)多,現(xiàn)場卻十分安靜,只有“嘩嘩”的水流聲,甚至偶爾能聽到白鷺撲打翅膀的聲音。
觀鳥者們都是靜靜地觀看,低聲交流,生怕驚到了捕食的白鷺。偶有不懂事的孩子喧嘩,立刻被父母制止。
因和諧而信任,不少白鷺人類親近,捕食后常常就近停留在市民游步道的欄桿上休息,路過的廈門市民也絲毫不認(rèn)為白鷺入侵了人類空間,而是輕輕地繞著路過。
這種人鳥和諧的傳統(tǒng)被廈門人民代代相傳,白鷺因廈門人的包容與保護而能在城市中安靜地生活,廈門人也因白鷺的存在而讓生活變得更豐富和美好。
臺海網(wǎng)8月15日訊 據(jù)海西晨報報道(記者 郭欽轉(zhuǎn))對于廈門的市鳥白鷺,他如老朋友一般稱之為“小白”,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各種白鷺的曼妙舞姿。
家住筼筜湖邊的廈門市民關(guān)勇,是一位多年堅持追攝白鷺的“鳥癡”,每天上班前一定會提前半小時出門,繞道筼筜湖觀鳥亭拍攝他眼中美好無比的“小白”。
“如果哪天早上沒拍它們,一整天都會覺得缺了什么似的。”關(guān)勇說,因為市鳥白鷺的存在,廈門更美好了,筼筜湖更美好了,他的生活也更美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