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14年 一天不看導報就難受
導報忠實訂戶 盧火堯爺爺和周景華奶奶
86歲的盧火堯爺爺和91歲的周景華奶奶,正在育秀家中自娛自樂摸麻將。我們發(fā)行部的工作人員,考慮到他倆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拎著葡萄酒和一箱牛奶,熱情地上門進行“感恩回饋”走訪。
敲門后,一聽是導報人員來了,二位老人熱情相迎。談到導報,盧爺爺掐著手指算了算,“應該是從2009年開始訂導報到現(xiàn)在。”“不對,不對,應該是從2003年就開始訂了。”一旁的周奶奶準確地更正盧爺爺。
“14年了,看導報都已經(jīng)‘上癮’了。”周奶奶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就像一位吸煙者,一天不吸,就感覺渾身上下不舒服。”
盧爺爺一天的生活是這樣安排的:吃完早飯后,他會攜周奶奶下樓去散步,8點多出門,他們會一直呆在樓下,除了散步以及和其他老人聊天外,他們還有一個小“期待”,便是等待導報送來。只有準時接到導報后,老兩口才會安心回到12樓家中。
長期給盧爺爺這一棟樓送報的,是一位叫魏會權的投遞員。盧爺爺對他是贊不絕口:“人好,又熱情,每次看到我們,總是很細心。”盧爺爺還發(fā)現(xiàn),這位投遞員記性特別好,他們那一棟樓,有好幾戶人家訂導報,魏會權個個都記得,在路上碰見時,總是大老遠就打招呼,直接將報紙準確遞到每一個客戶手上。“腦子真好用,說明咱們導報的員工工作很用心哪!”盧爺爺真心贊嘆道。
臨別時,盧爺爺還提了一個小建議,希望導報能幫忙反映:輪渡公交站,有??空?,但卻沒有供市民候車時坐的座椅。盧爺爺說,這給他們這樣上了年紀的老人和孕婦、弱勢群體帶來極大的不便。有一次,他和周奶奶站不了,無奈之下,只好坐在地面上,希望有關部門能幫忙解決。
因為便民 她選擇了海峽導報
導報新訂戶 郭聰英阿姨
左手一箱牛奶,右手兩瓶葡萄酒,手腕上再放個小杯盒,郭聰英阿姨滿臉笑容。她是導報的新客戶,剛剛訂了導報。她認為,導報內容豐富,又便民,值得一看。
和老訂戶相比,郭阿姨算是新訂戶了。她說,之前在家看新聞,都是拿著手機瀏覽,可是每次只要她一拿起手機,上六年級的孫女就會湊過來,樂呵呵地說:“奶奶,手機借我用一下吧,你看這么久手機,也讓我瞧兩眼吧!”拗不過孫女的請求,沒料到,郭奶奶這手機一出去,就要被玩到快沒電了才回來。
怎么辦呢?智勇雙全的郭奶奶想出一個好法子:訂報紙!在這個以手機為王的天下,“手機控”已經(jīng)成為一種依賴病。除了手機中的藍光對視網(wǎng)膜損害之大,特別是對老年人,久坐不動或保持低頭姿勢,容易導致頸椎疾病。
郭阿姨說,觀察了這么多報紙后,最后選擇訂海峽導報,理由是“內容豐富,資訊準確,特別是新聞涵蓋政治、社會、經(jīng)濟各個領域。一報在手,知曉天下之事。”
做了這個選擇后,小孫女以后想看奶奶手機,估計就沒什么借口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