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yōu)槭裁椿ò肽陼r間做這樣一個系列紀(jì)錄片?”
“采訪視頻我看了,沒耐心看完,沒打動我內(nèi)心。”
“這個標(biāo)題不好,再提煉一下吧。張老師,你看,這樣是不是好一點。”
“這一段好像不夠凝練,也沒有升華主題,要不你們再改改?”
從6月份初步敲定策劃案到9月底初次拍攝殺青、10月中旬補拍完成,“第35頁·閱見湖里”的項目群里,每一周鐵打不動的,都是這樣的群消息。參與的人已經(jīng)不分你我,更沒有上下級,唯一一條標(biāo)準(zhǔn)是“我們的作品能不能打動人?”,在這個標(biāo)準(zhǔn)的推行下,我們一起來到2022年的最后一天。

人不是活一輩子,不是活幾年、幾個月、幾天,而是活幾個瞬間。一個城區(qū)同樣如此,普通人對于湖里35歲的記憶,沒辦法像我們把湖里比作一本書,而35歲的湖里即書的第35頁,翻開書的第35頁,一千個人對于這個城區(qū)的解讀就會有一千種模樣,我們試圖去還原這些真實的歷史、生動的記憶,我們也試圖去探索這些解讀背后的生活點滴、采訪幕后的微光灼識。而翻開,是一個有講究的動作,很隨性卻不隨便,因為你知道,35頁是你的宿命,更是你的必經(j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