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10月1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舒遠 通訊員 吳覓亮 文/圖)近日,集美蜜柚迎來了豐收季,但是,面對漫山遍野的蜜柚,種植戶們卻開心不起來,因受此次疫情影響,集美區(qū)200來戶種植戶的1000多萬斤蜜柚滯銷。“今年,集美的蜜柚不僅收成好,品質也不錯。”集美區(qū)果蔬經濟促進會會長劉國全對導報記者介紹,集美現(xiàn)有蜜柚種植面積6000余畝,主要集中在后溪鎮(zhèn),品種包括紅心柚、三紅柚、白柚等,10月已是成熟期,今年產量預計達6000噸。再過20余天到11月上旬,柚子果實就會木質化、掉果腐爛,因缺少儲存設施,無法提前采摘保鮮。前兩天的臺風,吹落了很多樹上的柚子,又帶來了不少的損失。
“這波疫情導致交通封鎖,外地的商販們進不來采購,我們也出不去,如今蜜柚成熟了,往年這個時候,蜜柚已經銷售光了。銷售渠道沒有打開,今年柚子再便宜也賣不出去。我家里種植銷售柚子將近30年了,這30年主要靠柚子生意維持生計,今年連下肥料的本錢都很難收回,希望有愛心人士多多幫忙!”來自后溪鎮(zhèn)黃地村老果農劉建祥對導報記者無奈地傾訴。
據了解,集美蜜柚往年的銷售主要是靠漳州平和的商販,每年產量的百分之七八十都被平和的采購商收購了。今年受疫情影響,至10月5日,集美區(qū)蜜柚銷售基本未動,后續(xù)銷售形勢也很嚴峻。有采購商近日打來電話收購,但是價格只有1元錢每公斤,而蜜柚種植的人工成本加上肥料、套袋等,平均下來一斤就要七八毛錢。
“本地柚品質其實不輸平和柚。”后溪鎮(zhèn)綜合服務中心農口負責人、高級農藝師陳輝進介紹,后溪的柚子基本全部套袋種植,不僅保證了果品外觀,還能減少農藥使用次數,種植過程也是使用有機肥,柚子品質上佳。1998年,后溪鎮(zhèn)曾選樣代表集美區(qū)參加全國柚類質量評比,并和漳州平和一起榮獲金杯獎。“當時整個福建省只有集美、平和兩地獲得這一榮譽。”
劉國全表示,現(xiàn)在集美區(qū)鄉(xiāng)村振興協(xié)作交易中心的平臺有幫忙開通渠道銷售,希望采購商、商超、企業(yè)等來洽談采購。喜歡本地柚子以及想體驗采柚的愛心市民,可上果園體驗采摘的樂趣,也可以郵寄到家(市內包郵)。促進會義務負責果園柚子采摘及運送的成本,幫助集美的廣大果農減少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