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滄親子義工服務隊開展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


■大義工帶著小義工參與助老志愿服務,共同成長。

■臺胞義工王欲荷為老人義務做飯。
臺海網(wǎng)12月4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幾乎每個星期,海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都在各個村居中開展,其中親子義工志愿服務中家長和孩子的紅色身影,顯得格外耀眼。
在今年“愛心廈門”建設中,海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平臺,進一步推動志愿服務行動常態(tài)化、特色化,特別是親子義工服務更加注重針對性、服務性、實踐性,持續(xù)探索融洽親子關(guān)系良性循環(huán),許多親子義工在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收獲快樂、理解感恩、共同成長,培育好家風,傳遞文明新風尚。無論是志愿者還是服務對象,都在其中收獲了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親子攜手
參與體驗志愿服務
分享感受共同成長
海滄親子義工服務項目已開展多年,去年升格為服務隊,成為海滄新時代文明實踐隊伍中的重要成員。其經(jīng)歷了孵化、培育、發(fā)展壯大和正式成立的過程,真正將“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親子融洽關(guān)系理念融入志愿服務中。成立之初,通過家長帶孩子參與體驗志愿服務,活動后一同分享感受、一同成長,最終在親子家庭共同努力下,搭建起注重服務性的親子義工服務日活動,常態(tài)化開展起來,并成立了一支核心隊伍。
親子義工服務隊隊長邱美云說,活動主要圍繞“環(huán)保、文明、安全、關(guān)愛”四大主題開展,每周至少一場,由家長、孩子自發(fā)參與,至今已經(jīng)開展了200多場活動,涌現(xiàn)出許多優(yōu)秀義工代表。
今年疫情初期,許多親子義工并沒有停下志愿服務的腳步。邱美云一直出門往外跑,為環(huán)衛(wèi)工人等特殊崗位群體籌集口罩,每次出門前她都告訴兒女。她說:“我要用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懂得如何力所能及為社會做貢獻。”疫情緩解后,志愿服務行動豐富起來,她就帶上孩子積極參與。
許多親子義工和她一樣,周末帶孩子參與志愿服務成為日常習慣,并且在后續(xù)的日子里體會到了變化的驚喜,親子溝通也更加順暢。義工王清旺說:“家長和孩子都有收獲,親子在參與過程中逐漸成長,愛國、文明、誠信、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逐漸注入孩子心中,生根發(fā)芽。”
“我感冒了,孩子懂得給我去泡感冒靈沖劑。我覺得這應該是參與親子義工活動給孩子帶來的變化,他慢慢學會了感恩。”邱美云經(jīng)常鼓勵大家參加親子義工活動,“去做就好了,孩子看在眼里,久而久之也會化為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