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幫旅客搬運行李。

檢測旅客的體溫。

工作人員細致服務,讓旅客滿意。
臺海網6月30日訊 據(jù)廈門晚報報道 截至6月28日零時,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共接收境內外航班3052個、分流旅客61402名,成為全國第三大境外旅客分流中心。
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成立于2月28日,分流中心大廳里,體溫測量、接收核對、信息錄入、交接轉運等程序有序高效運作,旅客在最短時間內分流離開……這是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成果,“全副武裝”背后是貼心服務和熱情關懷。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心成立之初,就希望它能成為愛心廈門的示范性窗口。
麻德瑋 湖里區(qū)文化和旅游局二級調研員
工作一切從零開始 建立基礎組織架構

工作人員仔細登記旅客信息。
2月27日,湖里區(qū)文化和旅游局二級調研員麻德瑋臨危受命,帶領15名工作人員奔赴機場,時任廈門機場入境人員分流中心現(xiàn)場指揮。一切從零開始,麻德瑋逐一建立起分流中心的基礎組織架構,設置人員交接區(qū)域、信息采集區(qū)域、廈門旅客區(qū)域等6個區(qū)域。
那時,系統(tǒng)還未建設完善,旅客大部分要填寫信息,麻德瑋和工作人員在嘈雜的人群中一遍遍講解表格如何填寫,顧不上喝水,不到5天嗓子就啞了。3月8日,一名莆田籍在英留學的女高中生轉機到廈門。從阿姆斯特丹飛到廈門的她全程沒吃沒喝,十分煩躁,嫌入廈登記太麻煩,還沖接機的母親和舅舅發(fā)火。麻德瑋上前幫她提行李,像跟自家女兒一樣聊起天,問起她在外的學習、生活,平復她的情緒后再解釋防疫工作的必要性?;氐狡翁锖螅⒌哪赣H還發(fā)微信感謝麻德瑋,提醒他注意休息,保護好嗓子。
麻德瑋說,“那段時間,感覺對80多歲的母親有虧欠,一個多月沒見到她,但她是老黨員,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一個多月后,他離開分流中心,嗓子是啞的,但他說:“組織信任我們,把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就應該要把好第一關,絕不能失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