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6月27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湖法/文 陶小莫/漫畫)對高校學子來說,如果在考試中掛科,輕則重修,重則影響畢業(yè),所以有些掛了科的學生心急之下竟想要尋求“捷徑”。在這樣的“市場需求”下,有些不法分子動起了“歪腦筋”。
近日,湖里區(qū)法院審理并宣判了這樣一起詐騙案。男子李某謊稱可以幫掛科者“修改成績”,收到錢后就銷聲匿跡了,他采用這種手段一共騙取19名受害人共計2.6萬元。
據悉,李某因先前自己大學掛科,輕信騙子可以幫忙改成績而被騙錢后懷恨在心,想將被騙的錢騙回來。
被告人李某今年24歲,本科學歷,在一家公司擔任助理工程師。2019年6至11月,李某通過互聯網發(fā)帖稱“有關系可以幫忙修改不及格的考試成績或者消除處分”,還留下自己的QQ賬號以供聯系。
隨后,有相關“需求”的在校生看到帖子后與李某取得聯系,他再哄騙誘使對方相信自己,一旦對方付款成功,李某就會迅速把對方拉黑,銷聲匿跡。如果他的QQ號被舉報,就會再換一個新號繼續(xù)行騙。
據統計,李某前后共騙取19名高校生共計2.6萬元。這些高校生少則被騙500元,最多的一人被騙了3800元。
案發(fā)后,李某在自己租住的公寓內被公安機關抓獲,到案后,他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并退還全部違法所得。
據李某供述,兩年前他自己在上大學的時候也曾經掛科,在網上搜索后發(fā)現有人可以幫忙修改成績。為此,他付了800元錢,卻沒想到之后再也聯系不上對方了。他說:“畢業(yè)以后,我越想越生氣,想把被騙的錢也騙回來,結果一發(fā)不可收拾,越騙越多,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湖里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騙取在校學生錢款共計人民幣26000元,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因此,一審判決被告人李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暫存于法院的違法所得發(fā)還被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