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點②紅色微治理】
黨群一心為大“家” 凝聚鄰里和睦家園共建意識
昨日,從湖北來廈定居20多年的楊慧和丈夫特意留在家中,向大家講述在這里感受到的家一樣的溫暖。剛搬來時,她不會做飯,家中親朋好友來訪,是鄰居莊碧仁幫著買菜、做飯。他們常常不在家,就干脆把鑰匙寄在了莊碧仁家。不僅如此,周圍的鄰居誰不在家,莊碧仁都幫著收快遞。
莊碧仁是蘇厝街小巷黨支部書記,家門口掛著“最美庭院”和“睦鄰之家”的牌匾。近年來,由社區(qū)黨委牽頭,蘇厝街小巷黨支部和居民自治小組發(fā)起了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鄰里等系列評選,宣傳身邊的家庭之美、鄰里之美、街巷之美,凝聚鄰里和睦家園共建的意識。如今,社區(qū)已經(jīng)評選出百位“最美”人物,這些榜樣與力量在小巷中傳遞,黨群一心為大“家”,鄰里之情更深了。
不僅如此,在小巷黨支部的發(fā)動下,小巷黨員們還在古厝門口掛出黨徽,亮明身份,幫助居民群眾解決身邊事,實現(xiàn)“愛”在巷里。
在疫情防控期間,每一個測溫點都活躍著熱心黨員和群眾。年逾五旬的流動黨員謝汝澤放下自家店鋪,每天堅守在防控一線。熱心居民方耀庭也每天參與測溫等志愿服務(wù),持續(xù)了近2個月。其實,不論是疫情防控中迸發(fā)的強大凝聚力,還是平時鄰里互助溫情點滴,都是紅色小巷“微”治理“家”文化的生動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