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12月17日訊(海峽導(dǎo)報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肖建瑜 文/圖)黃朝枝,今年70歲,老廈門趕海人,每遇大潮便到觀音山海域挖花蛤,熟悉的人都叫他“花蛤老伯”。
今年8月,他兩次跳入海中,在同一片海域救起三名溺水者。
愛心與義舉同行,平日里,黃老伯憨厚老實,樂于助人,在小區(qū)擔(dān)任保安時兩次被評為“五好員工”。危難時刻,他總是義無反顧伸出援手,身為一名普通老人,演繹著不平凡的善舉。

1 出海挖花蛤 勇救溺水者
今年8月31日,大潮,“花蛤老伯”黃朝枝與同村好友前來趕海。
觀音山海域媽祖雕像,七八十米外,尖尖的礁石堆很是醒目。漁民們都知道,那里密布肥美的花蛤。
傍晚6點多,黃老伯與友人黃牧羊趴著泡沫箱,游到礁石旁。才剛觸地,便驚覺一陣“不對勁”——南邊不遠處的海上,兩個身影,浮浮沉沉。“快救人!”黃老伯急中生智,邊吶喊,邊朝對方游去。“游過去后發(fā)現(xiàn)是兩個年輕女子,一個十五六歲模樣,一個二十出頭。”黃老伯說,兩個女孩遇險的地方水很深,最深的地方有三四十米,情況很危險。
眼看兩人快要沉下去,他一把一個將她們抓起,推到泡沫箱上。“快扶住!”他來不及歇息便大喊,此時,黃牧羊與另一位熟悉水性的熱心群眾前來支援,三人合力穩(wěn)定好泡沫箱,保護兩名女孩往岸邊去。
一靠岸,兩名女孩手腳并用往上爬,指甲縫里全是淤泥,岸上的一名中年婦女頓時大哭起來。原來,溺水的是一對姐妹,發(fā)現(xiàn)女兒遇險的母親心想這下沒救了,在岸邊又焦急又絕望。“她們倆嘴唇都是黑紫的,看樣子是嚇壞了,渾身發(fā)抖只剩下哭的力氣。”看著兩人安全脫險,黃老伯與好友默不作聲,悄然離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