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子,在哪都會發(fā)光,楊梅也是
對于夏季水果的記憶,除了鮮甜的西瓜,楊梅,是唯一讓大家趨之若鶩的時令水果了。世人多愛楊梅,更有著“若使太真知此味,荔枝焉得到長安”的絕味。
廈門楊梅界的金字招牌
益莊楊梅園所在的灌口大坂山,數(shù)萬畝的山林浩瀚連綿,蜿蜒的山路上層層的針葉林像是山林的主宰。

20年前益莊楊梅園在此扎根,如今在占地200多畝的山麓上種植著早、中、晚熟楊梅,國家級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的金字招牌已經(jīng)成為廈漳泉地區(qū)響當(dāng)當(dāng)?shù)拿枴?/strong>
楊梅園股東之一的洪東賢是泉州南安人,如今一家老小都把家安在了集美。老洪介紹說,楊梅園的四個股東,都是有著幾十年楊梅種植經(jīng)驗的老手。他們到臺州、漳州、泉州考察楊梅種植技術(shù),引進東魁楊梅樹種,在大坂山上種下了近2000株。

▲益莊楊梅園主人洪東賢
一方水土總是養(yǎng)育出一方的物種:這里的楊梅樹比較低矮,樹枝開闊,使得每一個枝條上的果子都可以充分的接觸陽光、空氣和水。特別是這里的楊梅樹喝著山泉水,個個大如乒乓球,在三四十度溫差的鍛造下,益莊楊梅的口感逐漸區(qū)別于漳州、泉州,是一種更緊實綿密的甜。

從最初的幾間草棚到如今建好了明亮舒適的小樓,他們就這樣把自己安置在了山里。雖然這里山路崎嶇,旱季顛簸,雨季濕滑,工人也常招常換。“克服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就這樣,他們迎來了一個又一個豐收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