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設“扶貧車間”,幫助貧困婦女實現家門口就業(yè)。(本組圖/廈門市赴臨夏州幫扶工作隊提供)

廈門市湖里區(qū)援建項目——拱北灣村扶貧車間受歡迎。
臺海網5月28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昨日記者從廈門市對口支援辦獲悉,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2018年度東西部扶貧協作年度考核中,廈門市考核成績在東部13個幫扶城市中名列第二,繼續(xù)保持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的前列。
2019年是脫貧攻堅關鍵之年,我市緊緊圍繞廈臨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任務和部署要求,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幫扶工作精神狀態(tài),全力助推臨夏州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年初國務院扶貧辦考核結束后,我市即著手謀劃2019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提出了8大工作任務27項具體措施。落實各級財政援臨幫扶資金4.87億元,并于3月初即撥付到位,確定實施援建項目250多個,目前各項扶貧協作項目正在有序進行中。
加大專業(yè)人才幫扶力度加強勞務雙向協作
年初,市委市政府即多次召開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和專題會研究部署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對年度工作目標進行細化、量化并出臺工作意見下達給各區(qū)、各部門。我市各區(qū)各部門緊緊圍繞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這個指揮棒,研究制定產業(yè)合作、勞務協作、消費扶貧、社會捐贈等配套扶持政策。
不僅頂層謀劃部署早,干部人才到位也早。3月初,我市又一批掛職干部和支教老師趕赴臨夏州,踏上扶貧、支教崗位,投入到臨夏州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今年是臨夏州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決戰(zhàn)決勝的關鍵之年,為加大專業(yè)技術人才幫扶力度,我市選派規(guī)劃、建設、林業(yè)、交通、水利、文旅共計12名專業(yè)技術人才到臨夏州開展為期一年半的對口幫扶工作;市教育局選派16名骨干優(yōu)秀支教老師,到臨夏州8所中小學校從事支教工作。市衛(wèi)健委也擬繼續(xù)選派16名專技人才,到臨夏州各市縣醫(yī)院從事支醫(yī)工作。
對口扶貧,干部能力是關鍵。24日,廈門市委組織部、市對口支援辦公室聯合在市人民會堂舉辦扶貧干部業(yè)務培訓班,對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再學習、再動員、再部署。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張偉副處長、福建省扶貧辦鄭子峰博士到場進行專題授課,我市各區(qū)、火炬管委會以及各對口支援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及業(yè)務處室負責人、援臨、援寧工作隊共99人參加培訓。培訓班上,市對口支援辦公室相關負責人指出,對口扶貧要堅持真抓實干,扎實做好基礎工作,要抓好項目落地、深化產業(yè)合作、強化勞務協作、拓寬幫扶渠道。
春節(jié)過后,是各地勞務輸轉的好時機,我市各區(qū)紛紛組織企業(yè)趕赴臨夏州各縣市開展勞務招聘。截至4月底,共有694名臨夏籍人員到廈門務工,完成年度任務的42.3%,利用東部資金完成就地就近就業(yè)數2507人,輸轉到第三地就業(yè)1127人,完成年度任務的45.4%。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加大勞務協作力度,一方面緊緊抓住當前廈門企業(yè)招工用工的有利時機,動員組織更多廈門企業(yè)到臨夏州舉辦專場招聘會。同時,會同臨夏州各相關部門落實好已經制定出臺的輸轉到廈門務工的優(yōu)惠政策,鼓勵臨夏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到廈門就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