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檢結果全合格 砧板區(qū)分不清晰
和味友餐廳相同,臨家閩南菜也存在半成品食品標簽標注不夠完整的情況。比如儲藏條件是常溫還是冷藏,或者是冷凍,沒有標識清楚?,F場,執(zhí)法人員也來個突然“考試”,詢問后廚工作人員:“綠色砧板是切什么,白色是切什么?”工作人員都能對答如流。但遺憾的是,砧板有分色,色調的標志卻沒有貼上墻。同樣,對已經消毒的餐具進行檢測時,臨家的部分碗具也存在不合格的情況。執(zhí)法人員當場要求全部重新消毒,并盡快查明具體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現了紕漏。
本次檢查,市民代表和第三方檢測機構工作人員還抽取了這兩家餐廳的食材進行快速檢查,味友的大白菜、鴨肉、目魚;臨家的芥菜、豬肉、金線魚均合格。
針對昨天兩家餐廳的檢查結果,集美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執(zhí)法人員余波總結:總體情況較好,基本符合規(guī)范,但有些細節(jié)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需限期整改。下一步,針對上述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會要求餐廳負責人立即整改。同時,執(zhí)法人員也會及時跟進督查。
首屆廈門市十佳食安衛(wèi)士曾海珂作為市民代表全程參與了此次行動,現場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廈門食品安全職能部門越來越務實,像這樣‘月月十五查餐廳’的行動就特別好。一方面讓大家知道政府都在做哪些工作,另一方面對所查的餐廳也起到一定的震懾和自律作用。一座城市,市民對于食品的安全是有知情權的,這個切入點好,讓更多的市民共同參與檢查,也讓商家了解這個活動的意義,希望能長期堅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