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9月19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康澤輝 通訊員 夏思萱/文 陳巧思 施辰靜/圖)書畫為媒,文藝搭臺,9月17日,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文藝盛會——2018年“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在廈門市思明區(qū)拉開序幕,為中秋佳節(jié)獻禮。
圍繞“傳承與發(fā)展”主題,海峽兩岸674幅當代書畫精品,精彩聯(lián)展;50余位兩岸書畫名家,聚首中秋筆會,現(xiàn)場創(chuàng)作,交流情感;中國文聯(lián)藝術家更是走進廈門大學建南大會堂,和廈門青少年同臺獻藝,為海內外同胞奉獻了一場文藝惠民盛宴……
本次盛會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文聯(lián)國內聯(lián)絡部、中國美協(xié)、中國書協(xié)、福建省文聯(lián)、廈門市文聯(lián)、廈門市思明區(qū)人民政府聯(lián)合承辦。作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已連辦七屆。
書畫為媒 深化兩岸文化交流
17日上午,書畫作品展覽,率先在廈門市美術館亮相,將持續(xù)展至10月10日。展覽共分為歷屆“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圖片展區(qū)、書法長卷展區(qū)、全國書畫名家作品展區(qū)、臺港澳書畫名家作品展區(qū)等部分。
來自海峽兩岸的674幅當代優(yōu)秀書畫作品,聯(lián)袂競藝,其中,臺港澳書畫名家作品展區(qū),展出代表性書畫家作品329幅。
臺灣中華文物保護協(xié)會理事長黃光男,展出水墨畫作品《窗軒初光》,頗具現(xiàn)代氣息。黃光男介紹,這是傳統(tǒng)美學融入現(xiàn)代藝術的創(chuàng)作,畫中的“云煙”寓意著“中國夢”,兩扇“窗”構成意象的“心”,表達著“兩岸一家親”的美好情感。
連續(xù)三屆參加盛會,黃光男說,兩岸文化同源,一脈相承,希望通過書畫作品,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
臺灣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原講座教授沈禎,則借筆“老鷹”,展出畫作《雄風》,寓意“兩岸交流能像‘雄鷹’一樣,高點站位,精準發(fā)力,同時又極富行動力”。
在書法長卷展區(qū),兩岸100位書法家,還創(chuàng)作了4幅書法長卷。來自臺灣的30位書法家,潑墨揮毫,以蘇東坡的詞《水調歌頭》,表達“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的兩岸同胞情。
而廈門書法家則創(chuàng)作了書法長卷《沁園春·雪》、《軍民情》,更用《廈門賦》書法長卷,反映廈門經濟特區(qū)改革開放的成就。“狐尾明珠盞,筼筜碧玉杯。女神傾美酒,共醉鷺江隈……”出自四代傳承的書畫世家、廈門書畫家羅嵐,花了兩天時間,用行書撰寫了其中一幅《廈門賦》。他說,《廈門賦》情感飽滿,內涵豐富,應該載入廈門中小學生的校本課程,讓更多人讀廈門,愛廈門。
當天下午,來自海峽兩岸50余位書畫家,聚首中秋書畫筆會,以筆會友,以畫傳情。
文藝搭臺 打造惠民視聽盛宴
“月亮月光光,起厝田中央……”在柔美的合唱聲中,李白的《靜夜思》,和閩南童謠《月亮月光光》相遇,拉開了當晚“中華情·中國夢”慰問演出的大幕。
在A萌閩南語合唱團,和廈門9名小學生,同聲演繹下,“月光皎潔,相思濃濃”。殊不知,“從接到任務到最終登臺首演,僅花了7天時間。”微風樂集理事長鄭冬梅介紹,歌曲創(chuàng)作、編曲及合唱指導,均由臺灣資深音樂人楊慕完成,前后修改了5次。而為了讓閩南語發(fā)音更加標準,演員們可是花了不少心思。來自廈門五中附小的“小演員”吳宇航,就是在老師和家人的指導下,勤練閩南語發(fā)音。這次表演,也讓閩南語文化在他心中留下更深的印記。
此次是“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慰問演出,首次走進高校。演出分為“四十年·風華無限”和“新時代·擊鼓揚帆”上下兩個篇章,好戲連臺,精彩紛呈。相聲《歡歌笑語》,由西安青曲社相聲表演藝術家苗阜、王聲帶來;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王麗達唱響“海之夢”;央視春晚明星魔術師傅琰東的魔術表演“閃電換人”更是扣人心弦。
緊扣“傳承和發(fā)展”主題,80多歲高齡的女高音歌唱家于淑珍,還和廈門大學4位學子同臺,共同演繹“歌聲飄過40年”組曲,完成了一次“新老”交接。
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大二學生騰賀,備感肩上的重任,他說,從歌曲《小螺號》、《外婆的澎湖灣》、《童年》和《時間都去哪了》,最后是《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組曲在大陸和臺灣的金曲間穿插推進,能讓海峽兩岸同胞感受同根文化,可謂使命重大。
當晚,海內外35萬網友,還通過網絡直播,共享了這場視聽盛宴。同時,慰問演出還將以錄播形式,在中秋夜的電視上和市民見面。
兩岸情牽 展現(xiàn)中華文化魅力
據了解,“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是中國文聯(lián)的品牌文藝項目,2014年至2018年,連續(xù)五年在廈門隆重舉辦,已在海內外產生積極影響,成為海峽兩岸最具影響力的文化交流活動之一。
活動以“愛國、愛家、愛故土,親情、友情、骨肉情”為宗旨,旨在展示中華民族燦爛文化,進一步增進海峽兩岸同胞的溝通與情誼,凝聚海內外華人的愛國愛鄉(xiāng)之情。
中國文聯(lián)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前光表示,“海峽兩岸人民命運相牽,情感相連,擁有共同的文化根脈,大力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共同的歷史使命。”他希望,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的藝術家們,能夠以傳承和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緊扣時代脈搏,將厚重的文化底蘊、崇高信仰和道德情懷融入到文藝創(chuàng)作中,充分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亮點、優(yōu)點和特點。“中華情·中國夢”書畫作品展覽舉辦五年來,共展出沈鵬、歐陽中石、沈榮槐等海峽兩岸書畫名家創(chuàng)作的書畫作品3270幅,同時展出35米長的書法長卷49幅,以及馬英九、連戰(zhàn)、吳伯雄、朱立倫等臺灣知名人士題詞92幅。
“書法藝術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也是維系兩岸血脈情緣的重要紐帶。”臺灣“中國書法學會”理事長葉國華連續(xù)五年參加了中秋筆會,他說,期待兩岸書法界更多地交流合作,將書法文化推廣到世界,讓全世界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在廈門市文聯(lián)副主席劉堆來看來,“中華情·中國夢”中秋展演活動,從“永遠的鄉(xiāng)愁”、到“情牽中國夢”,再到“文化尋根”和今年的“傳承與發(fā)展”,主題不斷升華,活動規(guī)模也越辦越大,下一個五年,將鼓勵海峽兩岸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進一步推動文化傳承發(fā)展。
此外,五年來,五場大型文化惠民慰問演出,共計10000多位海峽兩岸各界代表,現(xiàn)場觀看了演出,姜昆、殷秀梅、郁均劍、楊洪基、戴玉強、呂繼宏、陳思思等藝術名家參加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