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出謀劃策講好海滄故事
如今,“海滄微故事”已成為群眾參與面廣、媒體關注度高、觀眾互動性強的文化活動之一。那么,未來要如何才能繼續(xù)傳播海滄聲音、講好海滄故事呢?
在“政務輿論新形式———用微電影講好老百姓的故事”研討會上,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線副總經理單學剛,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鄒振東,廈門理工學院傳播學院院長郭肖華,電影頻道及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第二屆類型短片創(chuàng)投季最佳導演林秀強等就此展開研討。
林秀強指出:“為了讓更多人體會到耕讀文化的深意,海滄采用了‘講故事+新媒體’的推廣方式,這讓我贊嘆不已!”在他看來,海滄的開放性、包容性,給了創(chuàng)作者很大的發(fā)揮空間。他建議打造海滄電影大師孵化器,讓“文化廈門,影視海滄”成為響當當的標簽。
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海滄將繼續(xù)探索群眾喜聞樂見的表現(xiàn)方式,不斷拓展便捷新穎的傳播渠道,講好海滄故事。
相關鏈接
“最走心微故事”獲獎作品
一等獎作品《電話那頭》,通過對4對母子進行問卷調查,并對比分析問卷結果,從側面表現(xiàn)社會公眾對孝文化的理解。
二等獎作品《古物永壽》,講述蓮花社區(qū)居民謝永壽熱衷古物件收藏的故事,這是海滄人傳承耕讀文化和家風家訓的一個縮影。
三等獎作品《逗陣愛拍拼》,講述青礁村村民陳俊雄關閉生意紅火的加工廠,投身家鄉(xiāng)建設,帶領村民將昔日的“空殼村”轉變?yōu)橛稳巳缈椀?ldquo;聚寶盆”的故事。
優(yōu)秀獎作品:《憨人》《親愛的媽媽》《萬噸寶玉一座村》《練拳吧,孝連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