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特寫
“老頑童”林得時:
讓孩子們自己做玩具
邊玩邊念童謠才夠味
陀螺、毽子、竹蜻蜓……這些孩子們的游戲,70多歲的林得時還一直在玩,“老伴也跟我一起玩,兩個人加在一起140歲了,還堅持玩?!绷值脮r笑著說。
林得時是灌口有名的“老頑童”,也是廈門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閩南童玩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之一。他會制作一百多種童玩。除了傳統(tǒng)的,他還根據(jù)現(xiàn)在孩子的喜好,創(chuàng)新童玩,用廢棄掛歷、礦泉水瓶做帆船、水車等。
童玩節(jié)期間,林得時連續(xù)兩天去了現(xiàn)場,“童玩節(jié)很熱鬧,可惜少了點正港(正宗)的閩南味道?!彼ㄗh,希望以后的童玩節(jié)更具古早味。
閩南童玩的古早味應該是個什么樣子?記者很好奇。
“如果能讓孩子自己做玩具,邊玩邊念童謠,才是真正的閩南童玩?!绷值脮r說。
“閩南童玩包括童謠童玩、指掌童玩、田野童玩等多種,而典型的閩南童玩是,自己親手做童玩玩具,而且要利用廢棄的物品做才環(huán)保。” 他以現(xiàn)場的丟沙包為例,“可以將廢棄的布塊兩頭縫好,讓孩子們自己裝沙,并最后縫合。這樣,孩子不僅可以了解沙子的多少對沙包的影響,還可以學習穿針引線。這樣才有意義?!边€有筷子槍,準備幾根筷子,幾條皮筋,三五分鐘就可以做成玩具筷子槍了。
“閩南童玩另一個關(guān)鍵要素是,邊玩邊念閩南童謠?!绷值脮r說,“比如玩沙包,每一個步驟都有配合一句閩南童謠。一放雞,二放鴨,三撥開……句句押韻,簡潔又準確?!?他講解道,“一放雞”,即把沙包落下;“二放鴨”,則是一手撿起沙包,同時放下另一個沙包……一直念到數(shù)字十,這個游戲才算完整完成。
“可惜現(xiàn)在的孩子只是會玩,沒人會念這些童謠了?!绷值脮r對此略感遺憾。
作為“非遺”傳承人,他表示,他有責任讓孩子重歸淳樸健康的童玩時代,把孩子們從電腦前拉回來。
文/圖 記者 陳滿意 通訊員 林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