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集美區(qū),有個灌口鎮(zhèn),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古老的時候,這里山明水秀,樹木蒼蘢,山底下的村名都帶綠,像林尾、李林、內(nèi)林深青……人們男耕女織,生活無比甜蜜。牧童阿旗每天在山上放牛,悠揚的笛聲隨著天上的白云縈繞著山莊。誰知這里出了條孽龍,它口吐毒焰,燒光森林田地,吞噬五谷牲畜,使蒼翠的山野變成禿嶺,泉水干涸,赤野千里。人們背井離鄉(xiāng),拖兒帶女,外出逃荒。牧童阿旗的爹娘都餓死了,他成了孤兒,走啊走啊,卻還是在村里打轉(zhuǎn)。
這里的父母官是深青驛吏,西川灌口人(現(xiàn)四川省灌縣)他信奉老君,從四川帶來了供奉老君的香爐,上刻“李府清元君”。看到他的子民受難,心痛如煎。他天天祈求老君保佑,治住孽龍,造福百姓,竟造化成仙,飄然而去。
牧童阿旗走啊走,這一天來到深青驛站,跌了一跤,拾了那刻有“李府清元君”的香爐,就餓昏了,渺茫茫地魂游鬼域。忽然間,他遇到一老者,白發(fā)童顏,胸前飄忽著銀須,“吾乃西川灌口人氏,深青驛吏,因不忍看我的子民受孽龍作踐,求老君賜給‘仙靈旗’和朱砂筆。仙靈旗可困住孽龍,朱砂筆能把這地方畫得要多美就有多美。謹記!吾去也。”
阿旗醒過來,身邊真的有一把旗和筆,阿旗拿起這兩件寶貝,像神仙附體,飄飄然直上山巔,把旗一搖,奇跡出現(xiàn)了,山頂上那顆千年古榕樹又是蒼蒼蘢蘢,山上山下,一切恢復(fù)了生機,山上牛羊成群,草木茂密,山下稻子穗大粒飽,沉甸甸的,果樹碩果累累。
孽龍看到這景象,惱得身上的鱗甲片片綻起?!翱蓯腊?!我一定要吞噬阿旗!”孽龍找阿旗報復(fù)來了,阿旗用手中的仙靈旗圍著孽龍轉(zhuǎn)了一圈,這里立即化為深潭,孽龍被困在潭里,這就是現(xiàn)在灌口龍?zhí)端畮?。哪知孽龍噴出最后一口毒焰,英雄阿旗受傷了,跑到另一個山頭就死了,他一手握著筆,就化做筆架,等待著后人來把這里描畫得更美麗;一手握著仙靈旗,專門制住孽龍。后人就把這兩座山,一座叫筆架山,一座叫仙靈旗山。山下的村莊和集市統(tǒng)稱灌口,為的是紀念那位四川灌口驛吏。(陳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