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山宮位于灌口坑內(nèi)村前山社,始間時間不詳,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重建,1997年重修。坐東南朝西北。前后兩殿,中為天井及兩側廊廡,北側連接新建的釋仔宅,總面寬18米,通進深19米。前殿抬粱式粱架,三斷式翹脊,面闊3間10米,進深2間,前部為橫向檐廊,平開三門,中門懸“靈山宮”匾,檐廊有道光十四年八角楹聯(lián)石柱;后殿抬粱式粱架,硬山頂,燕尾脊,面闊3間,進深3間10米,殿前一對石雕龍柱,廳內(nèi)神龕供奉保生大帝。
? 建筑中保留大量清代石構件和部分木構粱架等,其中清道光年間的楹聯(lián)石柱、石獅、龍柱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宮1前墻邊有清末民初《筑靈山宮室仔寺碑記》,寬0.48米,高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