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塔景觀。(林志杰? 攝)
臺海網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 文/通訊員 陳季玉 林志杰 記者 應潔
一個彰顯傳統(tǒng)的景觀建筑——集美塔已經在集美新城核心區(qū)高高屹立。作為集美新城核心區(qū)的標志性建筑,集美塔自2011年8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內外裝修收尾階段,預計本月底即可進行驗收。項目投用后,集美塔將成為集美新城的“人文地標”,屆時市民與游客可以登塔觀賞風景,還能通過塔內設置的博物館、展示廳了解集美人文歷史。
仿古塔 寶塔造型 總建筑高度福建第一
集美塔坐落于集美新城中央公園內,建筑以傳統(tǒng)寶塔造型為主,為七層八面塔,由兩層基座、七層塔身和塔剎三個部分組成,總建筑高度達79.5米,總建筑面積1.4萬多平方米,將成為福建最高仿古塔。
“集美塔巧妙運用閩南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細部的設計,力求體現(xiàn)傳統(tǒng)建設風格與閩南建筑特色,又突出地方特色,并富有時代獨特性?!表椖控撠熑私榻B,塔的基座部分為中心對稱的四邊形,自下向上,逐層分收,向上逐漸轉化成對稱的八邊形主體,具有一種韻律感。此外,塔的屋頂、屋檐采用同周圍群體建筑相同的金黃色瓦,主體采用木質材料,外墻采用干掛石材,整體外形上達到穩(wěn)重統(tǒng)一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集美塔與園博苑杏林閣是“姊妹塔”,兩座建筑都由國家級建筑大師、中國科學院院士齊康教授設計。未來,將形成杏林閣在“水”里、集美塔在“城”中的獨特景觀,“兩塔”相互映襯,別有一番風光。
施工方介紹,集美塔自2011年8月開工建設,2012年8月份項目封頂,完成主體結構施工。目前,集美塔外墻裝修施工已完成,室內裝修施工也即將結束,預計8月底整個集美塔施工將完成,進入驗收。
景觀塔 基座部分 確定籌建集美博物館
集美塔正好處于集美新城核心區(qū)規(guī)劃的縱橫軸線的交點,是核心區(qū)的“核心”。北接鐘樓、白鷺雙塔、軟件園三期;東南接集美新城市民廣場及園博苑;西南接國際馬戲城、大明文化廣場、新城公建群;東北接閩臺古鎮(zhèn)、廈門北站及大學城,將成為集美新城文化旅游的“中心連接點”。
為了把集美塔建成名副其實的人文地標,集美區(qū)委區(qū)政府專門成立了集美塔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集美塔的功能定位和布局設置進行精心的籌劃,將把集美塔建成集美文化旅游觀光的綜合性場所。
根據集美塔塔層的設置方案,集美塔層層有展廳,層層有觀景臺,基本功能包括收藏、展陳、科普、宣傳、教育、研究、交流和文化休閑旅游等方面,將通過采用現(xiàn)代藝術聲光電、場景復原、文物陳列、圖文展示、視頻演繹和多媒體特效應用的模式,生動展現(xiàn)集美人文歷史和文化,展示最集美的內容,讓市民及游客在短時間內能夠從集美塔中形象地了解集美人文歷史文化和現(xiàn)今發(fā)展成就,成為展示集美城市形象的魅力名片。
目前,集美塔各層的設計布置正在有序進行中。其中,基座部分已確定籌建集美博物館,正在積極進行文物征集;塔身一到七層將建成接待客服中心和分別以“山水之美”、“傳承之美”、“藝術之美”、“活力之美”等為主題進行布置的展廳,充分展示集美作為著名僑鄉(xiāng)、文教區(qū)、國家級臺商投資區(qū)和風景旅游區(qū)的獨特魅力。
【同步】
集美博物館
征集八類文物資料
為了建好位于集美塔內的集美博物館,集美區(qū)即日起長期面向社會征集與集美有關的文物和資料。此次征集采取捐贈、征購、借展等形式,無償捐贈者將頒發(fā)證書或獎狀,展品會標明捐贈者姓名。此次征集主要包括以下八類文物資料:
●古代史類? 集美境內發(fā)現(xiàn)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反映集美歷史文化及人物掌故的碑、志、牌匾及資料。
●民俗類? 反映集美境內居民在仕、農、工、商、衣、食、住、行、婚、喪、喜、慶等方面的民俗文物。
●革命史類? 反映集美近現(xiàn)代革命斗爭史的或與著名人物有關的實物。
●涉臺、僑類? 反映各時期集美同臺灣的文化淵源、宗教信仰、血緣關系等方面以及名人的實物及資料。
●族譜類? 反映集美境內所有姓氏來源、傳承關系的家譜等資料。
●當代史類? 解放以來集美經濟社會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資料。
●自然類? 集美境內的動植物、礦產標本及資料。
●教育類? 反映集美學村建設發(fā)展歷程等教育方面的重要實物及資料。
征集工作負責單位為集美區(qū)文體廣電出版旅游局,接收點在集美區(qū)杏林建南路1號區(qū)文化館二樓,聯(lián)系電話為0592-6687383、0592-6063725。
?。ㄍㄓ崋T 陳季玉 記者 應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