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公關”已經成為學校特色文化。
   文/翔安記者站 林瑞聲 蔡江沈
   本報記者  林森泉
   圖/張?zhí)祢?/P>
2009年,翔安區(qū)與思明區(qū)合作,將已有57年辦學歷史的廈門名園——華僑幼兒園引入翔安辦分園。如今,在翔安,一提起實幼,幾乎家喻戶曉,百姓交口稱贊。
一所剛成立三年的幼兒園為什么會有如此的魅力,讓家長認同、社會稱贊,成為學前教育中有口皆碑的優(yōu)質幼兒園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幼兒園的教師、家長和孩子,親身感受到“高位嫁接、合作辦學”這一新的教育模式給老百姓帶來的教育福利。
高位嫁接 攜手并進
“生搬硬套是不行的,我們立足實際,制定了幼兒園發(fā)展的‘三步走’”。翔安實驗幼兒園執(zhí)行園長陳育暉告訴記者,合作辦園,就是要用華僑幼兒園的辦學模式與理念來帶動翔安實幼的發(fā)展。
因此,在華幼總園的指導下,學校有計劃地、循序漸進地制定了合作三年“三步走”工作計劃。即:第一年外塑形象,第二年內強素質,第三年穩(wěn)步發(fā)展。
此外,每個學期華幼都有三位骨干教師到翔安實驗幼兒園支教,這三位老師在幼兒園里充當領頭羊的角色,她們示范觀摩課,每次都將華幼豐富的教育經驗一點一滴地撒播在實幼的各個角落。與此同時,實幼每年也按比例安排教師到華幼總園跟班學習。
三年來,翔安實幼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從原來三個班只能提供90多個的生源,到現在大中小9個班,全園為片區(qū)提供總共366個學位。
“我們很幸運,趕上實幼與華幼合作辦園的機會,孩子在這里能享受到和島內一樣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接受記者采訪,翔安實幼小一班的家長洪根盛高興地說。
采訪中,記者聽到家長最多的評價是:這里的孩子行為習慣好、學到本領多,表現機會多,自信心都很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