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wǎng)4月24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海法)花46萬元買了二手事故車?該如何維權?近日,海滄法院發(fā)布了這樣一起案件。
此前,小賈在熟人小張的推薦下,購入一輛46萬元的二手雷克薩斯。兩人簽訂的《車輛轉(zhuǎn)讓合同》中,保證本車無任何重大事故。小賈很滿意,付清車款后美滋滋地提車回家。但好景不長,一年內(nèi),小賈的車便狀況頻出,前前后后,花費了22000元維修,4S店還告知,該車輛已被維修更換零件。小賈覺得這件事不對勁,便花費3000元委托評估公司對車輛進行檢測評估。
評估結(jié)果令小賈大跌眼鏡!原來,這輛二手車早在數(shù)年前便發(fā)生了重大事故,核損金額近35萬元!
為此,原告小賈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小張退貨退款并三倍賠償,同時車輛維修費、檢測費由小張承擔。
面對起訴,被告小張在庭審中承認案涉車輛發(fā)生過交通事故。但是,他答辯說,小賈購買二手車的行為本身說明其對車輛瑕疵可以接受,二手車合同的訂立目的是為滿足基本駕駛需求,目前車輛仍可正常行駛,部分輔助功能瑕疵不影響合同目的的實現(xiàn);而且,車輛交付時車況已經(jīng)查驗,小賈當時未提出異議,交付后近一年才主張車輛存在質(zhì)量問題,不能證明質(zhì)量問題在交付時已存在。
法院審理認為,案涉《車輛轉(zhuǎn)讓合同》約定,交付車輛車況為“無任何重大事故”,根據(jù)小賈提供的證據(jù),足以認定訟爭車輛不符合案涉合同“無任何重大事故”的約定,小張應承擔違約責任。
綜上,近日海滄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要求小賈向小張返還案涉車輛,小張向小賈返還購車款460000元,并向小賈支付維修費用22000元、檢測費用3000元,駁回小賈其他訴求。小張不服提出上訴,最終二審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二手車,怎么買才安全?
法官提醒,二手車交易中,消費者應重點關注三大事項。
第一,和誰買。盡量從正規(guī)渠道平臺及二手車商家處選購,堅持實地看車選車,謹防低價陷阱。
第二,買什么。確定購車意向后,應詳細了解車輛權屬、里程數(shù)、抵押情況、排放標準等,善用車況查詢軟件,查驗是否存在交通事故、維保記錄、違章罰款。
第三,怎么買。簽合同,注意合同主體及蓋章簽字應與賣方信息對應,交付車輛節(jié)點要明確以便買賣雙方明晰責任劃分。同時,在合同中要寫明具體的車輛信息、違約責任、售后保障、過戶時間及費用等信息,盡可能避免爭議產(chǎn)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