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亮點】
同等勞動所得稅負更加公平
亮點一:將個人主要勞動所得項目納入綜合征稅范圍,實現了從分類稅制向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的轉變。
集美大學財經學院蔣曉惠教授表示,個稅改革將之前分項征收的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一起綜合征稅,逐步建立綜合征收與分類征收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使性質相類同的勞動收入所得稅負更加公平。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劉曄教授表示,在以前分類所得稅制下,收入類型多的納稅人可多頭享受費用扣除,從而比收入類型單一的納稅人少繳稅。合并征稅后,至少能保證勞動所得的稅負公平,為最終走向全面、公平的綜合所得稅制邁出第一步。
中等收入以下群體稅負下降最明顯
亮點二:通過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到5000元/月、設立專項附加扣除、優(yōu)化調整稅率結構等系列措施,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重點是減輕中低收入人群的稅收負擔。
廈門國家會計學院財稅研究所曹艷杰教授表示,個稅改革在費用扣除方面首次實行“雙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專項附加扣除)與“雙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稅率扣除級距提高)的制度安排。這充分考慮了個人收入和負擔的差異性,更符合個人所得稅基本原理,有利于稅制公平。總體而言,此次個稅改革將惠及更多的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
“絕大部分普通市民都能享受到減稅紅利。”劉曄教授表示,此次改革擴大了勞動所得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使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和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由于絕大部分廈門工薪族納稅人原適用稅率都在25%及以下,因此都可以享受到稅率下降的好處。
增加反避稅條款防止偷稅漏稅
亮點三:建立與新稅制相適應的征收征管體系,針對個人股東投資者及高凈值人群的納稅特點,增加反避稅條款。
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廈門分所稅務咨詢高級經理喬彬彬博士表示,企業(yè)和個人都應盡早著手評估個稅改革對自身的影響,提高對稅法的遵從意識。有跨境資產安排的高凈值人士更應該及早審視其稅務合規(guī)情況和境內外稅收規(guī)劃的合理性。
【說影響】
基本減除費用標準5000元/月全國統(tǒng)一
劉曄教授表示,此次改革對基本減除費用標準采取全國統(tǒng)一的5000元/月。就廈門而言,由于人均收入水平、物價指數水平和生活成本指數要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并不會從這種統(tǒng)一的標準中更受益。但全國統(tǒng)一標準的政策設計,兼顧了富裕地區(qū)和欠發(fā)達地區(qū),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稅收公平原則,且不會因為不同地區(qū)不同的減除費用標準,導致稅收“洼地”的形成和稅基的不合理流動。
最高邊際稅率沒有下調
蔣曉惠表示,這次沒有下調個稅的最高邊際稅率,不僅符合個稅的公平原則,也符合現實。我國個稅繳納適用工薪所得最高邊際稅率的納稅人,僅占全部工薪納稅人的1.5‰,但納稅額卻占全部工薪所得稅額的16%??梢姡谪毟徊罹噍^大的現實中,保持個稅最高邊際稅率,有利于調節(jié)收入分配,也可以保證國家稅收收入,實現應收盡收。
【提醒】
征管模式有變化
市民需關注
申報問題
專家指出,改革后我國個人所得稅將由目前代扣代繳為主的征管模式,轉向代扣代繳和自行申報相結合的模式,因此,市民需要關注申報問題。
曹艷杰教授表示,本次增加五項專項扣除項目,包括子女教育、繼續(xù)教育、大病醫(yī)療、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多是以家庭為單位開銷的。下一步確定專項附加扣除的征管配套措施時,建議有關部門盡可能考慮這一因素,簡化納稅人申報資料和流程,讓納稅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政策。
喬彬彬博士表示,隨著專項附加扣除的設立,“怎么扣”問題就會隨之而來。納稅人后續(xù)需要關注具體的扣除標準、申請流程、文檔留存等實施層面的要求,以了解如何享受相關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