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網11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余健平)平靜了一段時間的廈門二手房市場,又迎來新的政策調控。
昨日下午,廈門地方稅務局網站發(fā)布通告稱,自2018年1月1日起,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本次調整更新后的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不含增值稅。
雖然通告上只是“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未明確通知上調,但導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本次上調幅度較大,最直接的影響是,進一步封殺了購房中的“陰陽合同”,二手房交易、更名過戶成本將再上升。
明年1月1日起實施
昨日下午,廈門地方稅務局網站發(fā)布《廈門市地方稅務局關于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的通告》,通告原文為:
為加強我市存量房交易稅收征管,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和相關稅收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經廈門市人民政府批準,決定自2018年1月1日起,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本次調整更新后的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不含增值稅。
本通告自2018年1月1日起執(zhí)行,具體時間以廈門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收件時間為準。
值得注意的是,通告原文提到“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未明確是否上調、上調多少,但導報記者從相關知情人處獲悉,本次是自2011年后,廈門地方稅務局就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的首次上調,且上調幅度很大,目前暫定在180%。
上調屬于“隨行就市”
存量房即二手房,二手房過戶程序繁瑣,在購房人申請銀行貸款時,還存在市場價和個稅指導價之分,個稅指導價通常為市場價的八五折左右,二手房過戶繳納的稅費,以個稅指導價為標準。
簡單來說,拿前埔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2011年為1.5萬元每平方米,這套房的市場價為150萬元,當時的個稅指導價大概在110萬元左右,購房人可按照110萬元繳稅。但到了2017年,這套房子的價格已漲到了350萬元,個稅指導價大概為290萬元,實際也上漲了160%左右。“實際上,這是一個隨行就市的上調,不能說是對二手房市場的打壓。”廈門均和評估董事長王崎表示,時隔多年,廈門房價今非昔比,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有利于市場制定一個統(tǒng)一的標準,進一步杜絕二手房過戶過程中的“陰陽合同”,防止買賣雙方逃稅。
購房成本再上升
這一消息,對廈門存量房行業(yè)來說,還是潑了一盆不小的冷水。“調整更新存量房交易計稅評估價后,全款購房和更名過戶兩項業(yè)務所要交的稅費也上漲了。”廈門房地產經紀人協(xié)會會長、高鵬房產總經理傅強表示,水漲船高之下,廈門二手房交易的稅費成本將全面上升。
對于當前成交量已降至冰點來說的二手房市場,不是一個好消息。“雖然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都是賣方實收,稅費由買方承擔,但目前置換人群占比較大,今天是賣方,明天就是買方,大家都要多交錢。”傅強表示,在調控政策輪番疊加下,可以預見的是,明年開春的二手房春季行情也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