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海網4月6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孫春燕 通訊員 李春妮)每年春節(jié)過后的一兩個月是豬肉消費淡季,價格也會有所下跌,但今年卻大不一樣,“豬八戒”幾乎變成了“牛魔王”,身價在“飛行模式”中直線上升,廈門市民菜籃子“壓力山大”。
昨日,導報記者從廈門市發(fā)改委獲悉,眼瞅著“豬八戒”身價一路飛漲,經廈門市政府批準,決定將已經執(zhí)行一個月的差價補貼平價豬肉銷售政策延期至5月8日,也就是說,比市場均價低5%以上的“平價豬肉”,廈門市民可以再吃一個月了。
同比漲幅超60% 豬肉價格啟動“飛行模式”
今年元旦開始,全國多地豬價就啟動了“飛行模式”。中國生豬預警網數(shù)據顯示,清明小長假前,瘦肉型生豬出欄價格達到19.79元/公斤,突破2011年6月的歷史最高點,相比去年同期瘦肉型生豬不到10元/公斤的出欄價,同比漲幅超過60%。
農業(yè)部公布的數(shù)據也顯示,到3月份的第三周,豬肉零售價格已經達到每公斤28.6元,3月份豬肉價格單月漲幅就超過30%。
豬價上漲破紀錄,養(yǎng)豬的利潤也同樣刷新了歷史。市場機構卓創(chuàng)資訊最新的數(shù)據顯示,今年3月第四周豬料比價為8.43,養(yǎng)一頭豬平均利潤達到近800元,市場上的小豬仔更是一豬難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