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門檻 個人投資者最好通過基金參與
“新三板的交易改革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但還差一點點。”程曉明表示,去年8月開始,新三板推出做市商等制度改革,通過交易解決了定價問題,但投資者門檻還是太高,交易仍不活躍。
現階段政策雖然明確暫時不降低投資者門檻,但也告訴我們,條件成熟的時候,一定會降低門檻。與此同時,大力發(fā)展機構投資者入市,讓公募、私募基金入場。“我預計2017年門檻就會降低。”程曉明認為,他原來預計是2018年,但現在更樂觀了。具體操作層面看,應該從創(chuàng)新層開始降低。
不過,程曉明坦言,不管是當前還是長期,他建議個人投資者都應該主要以購買基金的方式來間接參與新三板,甚至是主板。“未來門檻降低了,也最好不要直接到新三板開戶。”程曉明解釋說,新三板很多是科技創(chuàng)新型企業(yè),業(yè)績波動更大,導致估值難度更大,投資風險也比主板更大。
談放開 既高速擴容又加大退市力度
在不少人看來,現在新三板掛牌太容易,導致整體質量偏低,泥沙俱下。
“不要怕大量差的企業(yè)涌入新三板。”程曉明認為,新三板就像“淘金”,大量的泥沙和金子一起進來,然后通過制度篩選,泥沙出去,金子留下來。
程曉明認為,未來新三板的主要工作,一是高速擴容,二是加大退市力度,通過退市來倒逼上市,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從而走向真正的注冊制。
在程曉明看來,真正注冊制的標準最主要有三條,一是放開上市節(jié)奏,盡可能上得多;二是用退市倒逼上市,退市成為常態(tài);三是退市的標準是股價和交易量。“新三板不是主板的后備隊,而將是中國最大的交易所。”程曉明解釋說,目前大家想轉板,是由于交易制度沒有到位,導致交易不活躍,但隨著新三板融資功能提高,就不會有那么多企業(yè)提出轉板。